7月3日
30歲的李女士(化名)坐飛機從新西蘭飛往廣州
誰知剛落地10分鐘不到
就暈倒了
經過緊急搶救送醫
仍不幸離世
醫生提醒
這種病與長時間乘坐交通工具有關
并且“不挑人”
不可掉以輕心
醫生提醒
“不要以為肺栓塞離我們很遠!”
當日,李女士暈倒后,機場醫生對她進行了急救,隨即立刻送往附近醫院。據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白云醫院ICU主任彭醫生介紹,她乘坐了大約11小時的飛機,送到醫院時,已經出現了心室顫動,隨后心跳停止,醫生推測這是由肺栓塞引發的心跳呼吸驟停,遺憾的是,經過搶救后李女士仍不幸去世。
結合發病過程和既往病史,醫生推測李女士的肺栓塞與她在飛行途中長時間坐著有關。
據了解,臨床上有一種疾病叫“靜脈血栓栓塞癥(VTE)”,最常表現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嚴重情況下可導致休克或猝死。
因其危險因素之一是久坐不動,而長途旅行,乘坐長途客車、火車硬座,特別是乘飛機經濟艙時會增加靜脈血栓栓塞癥的風險,所以醫學上也把這種現象稱作“經濟艙綜合征”。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殷文朋提醒,長時間坐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空間,會影響下肢靜脈的回流。如果再有一些基礎的血管問題,就可能引發下肢靜脈血栓。栓子一旦脫落,就會出現危及生命的肺動脈栓塞。
圖源:深圳衛健委
如果腿部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疼痛和腫脹,應及時就醫,在得到明確診斷結果之前,患者需盡量減少活動,也不能進行按摩或熱敷,避免引起血栓脫落;
如果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咯血、胸痛等情況,很有可能是已經出現肺栓塞,這時必須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送醫治療。
高風險人群有哪些?
事實上,“經濟艙綜合征”并非只有坐經濟艙才會得,任何久坐不活動下肢的情況都可能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包括:
長時間乘坐飛機、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
日常生活中長時間使用電腦、玩游戲等。
據媒體報道,去年春節假期后返工途中,廣東東莞出現多名因為長時間坐車導致“經濟艙綜合征”的患者,其中3人不幸身亡,連續坐車時間都在20至30小時。
所以,真正危險的不是經濟艙,而是“不動”!連續3個小時以上的久坐會大大增加患血栓的風險。
圖源:深圳衛健委
彭醫生特別提醒,不要以為肺栓塞離自己很遠,一些常見的生活習慣都是導致病發的高危因素,例如:
頻繁乘坐飛機等交通工具的人;
長期臥床、靜坐等缺乏運動的人;
吸煙的人;
因體重大導致下肢負荷重的人;
乘飛機、長途車前大量飲酒,有血栓病史、凝血功能異常、近期接受足部手術或足部骨折的人,孕產婦等。
如何預防?
很簡單,就四個字
盡量避免長時間不變的坐位姿勢。每隔一個半小時左右站起來走一走,或者規律活動雙腳或雙腿,進行“提膝、踝泵、繞趾、貼胸”等下肢運動動作。
多飲水可以稀釋黏稠的血液,同時通過喝水和勤上廁所被動改變坐姿,坐坐、站站、走走,一舉兩得。
盡量避免穿過于緊身的衣褲鞋襪,穿著寬松舒適的衣物。高危人群可以選擇穿著彈力襪,有助于減少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
血栓性疾病患者和高凝血癥患者需根據自身疾病情況,選擇服用一些抗凝的藥物。
來源/央視網綜合廣東廣播電視臺、央視新聞、國家應急廣播、科普中國
編輯/廖蕓卿
審簽/王慧瑩
監制/喬虹
轉發,提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