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 年深秋,長春城外的槍聲漸漸稀疏,城里的國民黨第 60 軍卻像被扔進熱鍋的螞蟻。軍長曾澤生盯著桌上的地圖,手指在 "長春" 兩個字上磨來磨去 —— 這支當年在臺兒莊把日軍揍得嗷嗷叫的滇軍,如今糧草見底,外無援兵,再不想轍就得全軍覆沒。
沒過幾天,曾澤生帶著全軍起義的消息傳遍了大街小巷。隊伍改編成解放軍第 50 軍后,軍長還是曾澤生,政委也定了徐文烈,可副軍長的位置卻空著,誰來當這個副手,成了讓大伙兒犯難的事兒。
消息傳到西柏坡,毛主席在院子里踱了兩圈,忽然問身邊的人:"還記得 19 年前給紅軍送重禮的那個國民黨排長不?他現在在哪兒?"
這話一出口,不少人愣了 ——19 年前的事兒,主席咋還記得這么清楚?
那得倒回 1929 年冬天說。江西永新縣的九陂山裹在寒風里,一個高個子國軍排長帶著二十來個兄弟,背著槍往紅軍駐地走。這人叫葉長庚,手里攥著張紙條,是他偷偷抄的紅軍標語:"窮人的隊伍,為窮人打仗"。
快到紅軍營地時,葉長庚停下腳步,讓弟兄們把家伙亮出來 ——8 支老式步槍,還有兩挺擦得锃亮的重機槍。這玩意兒在當時金貴得很,紅軍部隊里能有一挺就不錯,一下子來兩挺,簡直是過年。
葉長庚為啥要帶著家伙投奔紅軍?這得從他十五歲說起。那會兒他在鐵匠鋪當學徒,親眼見地主帶著家丁把欠租的農戶打得頭破血流,他攥著鐵錘想沖上去,被師傅死死拉住。"世道就這樣,忍著吧",師傅的話他記了十幾年,可心里那股子不服氣從沒斷過。
后來他當了兵,在國民黨隊伍里混了幾年,越混越憋屈。當官的把軍餉揣進自己腰包,士兵餓肚子沒人管;打仗時讓他們當炮灰,打贏了功勞全是長官的。1926 年在湖南瀏陽,他瞧見農民協會的人帶著老鄉分地主的糧食,男女老少笑成一片,他蹲在旁邊看了半天,心里直打鼓:這才是正經事兒啊!
到了江西駐防,他聽說紅軍專打土豪,還讓老百姓認字學文化,就偷偷找紅軍的傳單看。有回抓到個紅軍俘虜,他夜里偷偷問:"你們真不殺俘虜?" 那人說:"不光不殺,帶槍來的還能當干部。" 葉長庚心里的火苗 "噌" 地就起來了。
琢磨了好幾天,他跟相熟的二十來個兄弟說:"國民黨這窩子太黑,咱不干了,投紅軍去!" 有人怕紅軍記仇 —— 畢竟之前交過手,葉長庚拍著胸脯說:"我打聽清楚了,他們是真為老百姓辦事,錯不了。"
就這么著,他帶著隊伍來了。紅 5 軍軍長彭德懷聽說有人送重機槍來,披著棉襖就跑出來了。看到那兩挺機槍,彭德懷眼睛都亮了,當場說要獎葉長庚 250 塊大洋。那會兒上海工人一個月掙不到 5 塊,這錢夠活半輩子。可葉長庚擺手說:"我要是圖錢,把槍賣給民團能賺更多,我是想跟著紅軍干正經事。"
這話讓彭德懷記了一輩子。葉長庚成了紅軍的機槍連連長,打起仗來真不含糊。1930 年反 "圍剿",他帶著機槍連在龍崗設埋伏,把國民黨 18 師的先頭部隊壓得抬不起頭,為活捉張輝瓚立了大功。后來打鬼子,他跟著部隊參加百團大戰,機槍打得比誰都準。
可這人有個怪脾氣,不愛當官。組織上三次要提拔他,他都推了:"讓年輕人上,我跟著打打仗就行。" 到 1945 年,他還只是晉察冀軍區的一個參謀長,聶榮臻總說:"長庚這人,把功名利祿看得比打鐵的火星子還輕。"
再說回 1948 年的 50 軍。這支部隊雖說起義了,可里頭不少人心里打鼓 —— 原來的滇軍將領覺得副軍長該從自己人里挑,尤其是 182 師師長白肇學,背后老念叨:"論資歷,這位置輪也該輪到我。"
葉長庚就是這時候到的 50 軍。第一次開會,有人陰陽怪氣地問他:"副軍長以前在哪兒高就啊?" 葉長庚咧嘴一笑:"我沒啥高就,當年給紅軍送了兩挺機槍,現在就來這兒混口飯吃。" 這話一出口,底下人全愣了 —— 誰不知道紅軍當年缺槍少炮,送兩挺重機槍,那可是天大的情分。
剛穩住局面,1949 年開春又出了檔子事。部隊往北京方向開,走到通縣,三個原來的滇軍連長克扣士兵菜金,被發現了還動手打人。這事兒在全軍炸了鍋,有人說該重罰,有人怕把隊伍搞散了。
葉長庚沒急著處理,先讓人把戲班子請來,在營地里演《白毛女》。黑漆漆的場院里,看著喜兒被地主欺負,不少老兵想起自己在家鄉的遭遇,偷偷抹眼淚。演完戲,葉長庚站在臺上說:"過去的事咱不提了,從今天起,軍官跟士兵同吃同住,誰再搞特殊,軍法處置!" 說完他扛起鋪蓋卷,直接住進了士兵帳篷,頓頓跟大伙兒一起喝稀粥啃窩頭。那些原本不服氣的將領,瞧見副軍長這樣,再沒二話。
改造隊伍時,葉長庚有自己的法子。他不搞批斗會,就組織大伙兒聊天,讓老兵說說在國民黨軍隊里受的氣,再講講現在部隊里的新鮮事。他還在戰壕邊搭了個簡易課堂,問士兵三個問題:"你扛槍是為了啥?當官的該護著誰?打仗靠啥能贏?" 聊著聊著,隊伍里的怨氣沒了,心氣兒上來了。
1950 年冬天,50 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在漢江邊上,他們碰上了美軍的王牌部隊。對方的坦克像鐵烏龜似的往前沖,葉長庚帶著戰士們用炸藥包、集束手榴彈硬扛。148 師 442 團 1 營守白云山,打退了美軍二十多次進攻,最后子彈打光了,就用石頭、槍托跟敵人拼,硬是沒讓陣地丟了。
這場仗打下來,50 軍傷亡一萬多弟兄,卻干掉了一萬多敵人,彭德懷在指揮部里聽說了,紅著眼圈說:"這支隊伍,現在是真能打!"
后來有人問葉長庚,當年帶槍投奔紅軍,后悔過嗎?他總是笑著說:"鐵匠打東西,得選對火候。我這輩子選對了隊伍,值了!"
正是這個當年帶著機槍投奔紅軍的排長,用自己的實在和擔當,把一支曾經的 "雜牌軍",鍛造成了響當當的英雄部隊。而毛主席當年那句問話,不光是找一個副軍長,更是找到了讓革命火種在這支隊伍里扎根的關鍵人。
資料來源:
《解放軍報》,2015 年 8 月 15 日,《葉長庚:用機槍 “換” 來的副軍長》
《黨史博覽》,2018 年第 10 期,《曾澤生起義與 50 軍的誕生》
《開國將軍軼事》,解放軍出版社,2003 年版,作者:王南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