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令人痛心的消息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
青島大學一位宿管大爺,在高溫中不幸離世。
這本就是一場令人悲痛的人間悲劇,然而,青島大學后續的一系列操作,卻讓人愈發憤怒和心寒。
據了解,這位宿管大爺平日里就住在宿舍門口的平房里。
那屋子狹小逼仄,通風條件極差,唯一能帶來一絲涼意的,僅有一臺老舊的風扇,空調的影子根本無從尋覓。
事發當天,青島氣溫飆升至 40℃以上,這樣酷熱的天氣,即便是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都讓人酷熱難耐,更何況是那如同蒸籠一般的平房值班室。
在這樣的環境下,大爺極有可能因高溫引發熱射病,最終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悲劇發生后,青島大學發布了一份通報。
本以為學校會借此機會,深刻反思、真誠致歉,并給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可事實卻讓人失望透頂。
先來看看這通報發布的時間。
按照通報所述,宿管大爺是 7 月 6 日早上 7 點半左右被發現身體異常的。
就算算上打電話叫救護車以及救護車在路上花費的時間,半小時足夠了吧,那大爺被確認離世的時間大概也就是 8 點左右。
然而,這份通報是什么時候發出來的呢?
竟是第二天凌晨 1 點半左右。中間整整隔了 17 個半小時啊!
要知道,這份通報除去標題和落款,正文也就 168 個字,這還是把標點符號都算進去了的。
也就是說,平均一個小時寫不到 10 個字。
這通報真有這么難寫嗎?
還是早就寫好了,非得等到大家都睡了,才敢偷偷發出來?
選在周日晚上 1 點 28 分這個時間點,大部分網友估計都進入夢鄉了,這時候發布通報,所受到的關注度和輿論壓力,自然遠不如白天。
青島大學這一招,可真是 “高明” 啊,算盤珠子都快繃到大眾臉上了。
以后但凡看到哪個單位故意在大半夜發通報,咱們心里就得明白,他們這是在逃避責任,根本不敢直面大眾、直面真相。
他們關注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怎么處理輿情,這樣的通報,可信度能有多高?
通報里的內容,那更是讓人 “拍案叫絕”,把文字游戲玩得爐火純青。
通報里說,“我校浮山校區一物業工作人員在值班室被發現身體情況異常。
學校第一時間撥打 120 急救電話并報警,同時通知家屬。
急救人員抵達現場確認該人員已不幸離世”。這里面 “暗藏玄機”,有好幾個值得玩味的地方。
首先,就算宿管大爺是勞務派遣人員,可事情是發生在學校里的,學校怎么可能一點責任都沒有?
但通報里卻刻意強調大爺是 “浮山校區一物業工作人員”,就是想暗示大家,這是外包的事兒,和學校沒啥關系,連 “宿管” 兩個字都不愿意提。
結果呢,山東明德物業很快發布聲明,說宿管大爺不是他們的人。
這下好了,大爺到底是誰的人,成了一個謎,學校這是想把責任推給誰呢?
其次,通報里說宿舍大爺被發現時只是 “身體情況異常”,怎么個異常法,只字不提。
不了解情況的人,還以為大爺是突發自身疾病去世的呢。
這樣的措辭,直接回避了大爺可能是中暑或者熱射病死亡的真相,好像大爺的死和高溫環境一點關系都沒有,又給學校撇清了一部分責任。
最后,宿管大爺 “身體情況異常” 是 “被發現” 的,到底是誰發現的,不知道,用的是被動句;
而 “第一時間” 打電話的,卻是 “學校”,用的是主動句。
學校什么時候會打電話了?這不明擺著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攬,把責任推給別人嘛。
就這么三言兩語,滿滿的都是小心思,把文字的 “魅力” 發揮到了極致,只為了逃避責任。
更讓人覺得離譜的是,通報里還寫了一句 “經公安機關調查,初步排除刑事案件可能,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
公安機關調查排除刑事案件,這本身沒問題,可把這句話放在這份通報里,就顯得特別詭異。在這個事件里,有誰覺得大爺是死于刑事案件嗎?
大眾關注的焦點明明是大爺是不是因為沒有空調,在高溫中熱死的,這才是核心問題。
可青島大學倒好,對大家關心的空調、中暑等問題只字不提,卻在這么簡短的通報里,大談特談 “刑事案件”,這不是故意轉移視線、攪渾水是什么?
故意把事情往不是 “刑事案件” 上引導,然后又說 “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這不是變相地警告大家 “不準胡說” 嗎?
這種招數看似拙劣,可還真能忽悠一部分人,讓一些人跟著跑偏,不再關注真正的問題。
還有通報的最后一段,“事件發生后,學校深感痛心和惋惜,立即成立工作專班,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調查,并做好善后和家屬安撫工作”。
“第一時間”“深感”“立即”“積極”“做好”,這些字眼看起來特別漂亮,可實際上空洞無物,滿滿的都是自我夸耀。
宿管大爺的去世,在他們眼里,似乎成了一場表演的舞臺,用來展示學校的 “積極作為”。
可現實卻無比諷刺,通報微博的評論區里,網友們紛紛留言:
“不要逃避責任,拖欠的工資呢!”
“你們到底有沒有拖欠大爺半個月工資”
“把欠大爺的錢給了”“拖欠工資,請補齊”。
一邊是學校自吹自擂的通報,一邊是網友們對工資問題的質疑,兩者一對比,顯得格外刺眼。
整個通報看下來,全是推卸責任、自我表揚,看不到一點對生命的尊重,沒有一絲一毫的人味兒。
而據青島大學的學生們說,這位去世的宿管大爺是個特別善良的人。
他收養了好多流浪貓,自己花錢買貓糧喂養,還把自己的風扇給貓降溫,把小貓們照顧得干干凈凈。
平時,大爺還熱心地幫學校各處維修,學生們的管道壞了、廁所堵了、自行車電動車出問題了,找大爺,大爺都會幫忙。
大爺生活也特別節儉,甚至會撿學生們不要的衣服和鞋子穿。
據說,出事前不久,大爺還撿到一雙棉鞋,高興得不得了,說今年冬天有著落了。
那些被大爺喂熟了的貓,還在平房周圍打轉轉。
有只三花總扒著紗窗往里瞅,爪子把網眼撓出了細痕——它哪懂什么通報,只知道往常這個點,會有雙糙手端著貓糧出來,帶著點汗味,卻比夏天的風還暖。
風扇還立在墻角,插頭耷拉著,像根沒力氣的尾巴。
地上那袋拆開的貓糧,被穿堂風卷得動了動,混著幾粒從窗縫鉆進來的沙礫,在瓷磚上畫出歪歪扭扭的線,像誰沒寫完的牽掛。
學生們說,大爺撿的棉鞋還擺在床底,鞋尖朝著門的方向。
仿佛下一秒,他就會搓著手進來,趿拉著舊拖鞋,念叨“這天兒熱得邪乎”,然后把風扇轉向蜷縮在紙箱里的貓崽。
可太陽落了又升,蟬鳴換了新調,那雙鞋再也等不到主人試穿的溫度。
風穿過空蕩的值班室,吹起桌上半張沒寫完的報修單,紙角拍打著桌面,像一聲接一聲的嘆息,輕得蓋不過遠處教學樓里的空調聲。
某只橘貓跳上窗臺,對著空床“喵”了一聲。陽光斜斜切進來,在地板上投下風扇的影子,轉啊轉,轉成了一個再也圓不了的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