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馬曉玉
“電梯好擁擠,乘坐太耗時?”在成都郫都區嘉祥外國語學校,這個困擾男生宿舍已久的難題,這學期被學生們自己解決了!高二年級三位“數學達人”提交的優化方案,不僅讓電梯運行效率提升約20%,提案還被學校“蓋章認證”,用他們的姓氏命名了這個方案:“LST方案”。
據成都市郫都區嘉祥外國語學校副校長田華介紹,男生宿舍有兩部電梯,最初每次運載時因每層樓都可以停靠,在上下樓高峰期時,電梯擁擠、上下遲緩的現象和電梯空載、少載的現象會同時發生,無法發揮電梯最大的功效。正因為這個問題,同學間已經發生過矛盾,產生了不滿。分樓層停靠變成了一個必然選擇,于是開學初即對兩部電梯按高樓層和低樓層停靠作了區別,但效果并不明顯,該方案沒有獲得同學們的認可。
征集令
再三思索后,學校決定讓孩子們自己來“搞定”這個疑難雜癥。于是甩出一份“電梯優化征集令”,把樓層人數、運行時間等參數像考試題一樣公布出來,沒想到這波操作直接點燃了學生們的“解題之魂”。
學生們的提案
據了解,本次活動學校共計收到了二十多份提案。其中,由高二年級的李明軒、申雋熙、唐浩軒三位同學設計的方案脫穎而出,他們讓電梯運行效率提升約20%,原本一部電梯滿載從一樓出發再回到一樓,大約是3分零幾秒,優化后兩部電梯每個運載周期共省時約1分20秒。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這個方案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電梯運行的功效、均衡了各樓層的使用需求。
三位同學受到表彰
對設計出這個方案的幾位同學,學校還予以特別的表彰:以他們姓氏命名此次的電梯修改方案,即“LST方案”。在表彰大會上,田華解讀“LST”的寓意,“這不僅是名字縮寫,還是‘Large Space Telescope’(大型空間望遠鏡)的縮寫,期望三位同學以智慧和擔當去望見更深邃的未來。”
表彰證書
不只是電梯,近年來同學們想為校園建設出謀劃策的動力拉滿:包括但不限于乒乓球館落地、各種活動上線,甚至還有同學用一篇“學術級”的發型管理建議書征服了田華:“從歷史到當下,從國外到國內,從個體到群像,從現象到事理分析,引經據典,娓娓道來,滿紙都是修養、學識,這才是一個讀書人該有的樣子。”
至于為什么學校想要通過“眾籌”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田華解釋稱,這樣的活動能讓參與學生能切實提升問題解決能力、項目合作能力;也能夠讓圍觀的同學去思考“面對公共問題時我們應該采取的什么樣的態度和方式”;當然,這樣的活動首先是增加了孩子們在校園里的主人公意識。
圖片源自受訪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