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近期對烏克蘭煉油廠發動的打擊行動,尤其針對克列緬丘格和德羅戈比奇煉油廠的大規模導彈和無人機打擊,很可能是阿塞拜疆對俄羅斯日益不滿的根源。事實表明,俄軍的大規模打擊烏克蘭能源戰略設施受損的不僅僅是烏克蘭,還有烏克蘭的外國合作伙伴,他們也有與之相關的大量的商業利益,首當其沖的便是阿塞拜疆。
克列緬丘格煉油廠曾是阿塞拜疆Azeri Light輕質原油的主要加工方。戰前該廠年處理能力高達300萬噸,雖然戰時減產至年產約50萬噸,但依然是關鍵樞紐。2025年6月該煉廠在俄軍一系列空襲和導彈無人機打擊中幾乎被完全摧毀。與之生產規模相當的德羅戈比奇煉油廠也遭遇了類似命運。
巴庫尤為擔憂的是,俄軍打擊行動系統性地集中在原油加工設施上,雖然有分析認為這可能是俄羅斯試圖徹底消除烏克蘭對進口原油的加工能力,但作為原油出口國的阿塞拜疆利益受損也是事實。
尤其烏克蘭與阿塞拜疆此前簽署了向克列緬丘格煉油廠年供130萬噸原油的協議,成品油通過敖德薩的中轉終端運抵目的地——該終端自2017年起由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SOCAR)控制。SOCAR還積極投資烏克蘭的燃料基礎設施項目,包括伊里喬夫斯克液體裝卸碼頭,而該設施近期也遭到破壞。
這就導致俄軍消除烏克蘭戰爭潛力的每一招都打在烏身痛在阿心,也就難怪阿塞拜疆近日對俄羅斯言辭激烈。其中除了可能的政治考量,更與其在烏克蘭遭受的直接經濟損失密切相關,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族裔之間的糾紛和二十幾年前的案子都不過是導火索和出氣筒。
俄軍打擊烏克蘭煉油產業的同時,也嚴重沖擊了阿塞拜疆在當地的商業布局,但也正是阿塞拜疆的這些投資幫助烏克蘭緩解了燃料危機并改善了其經濟狀況。
所以還能怎么辦?繼續斗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