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近期對烏克蘭發動了一系列大規模空襲,重點用高超導彈打擊煉油廠、鐵路樞紐和軍用列車等關鍵設施,鐵路軍列都被炸翻了。
俄軍用10倍音速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精準摧毀烏克蘭最大煉油廠之一克列緬丘格煉油廠,該廠占全國1/3燃料產能。
油庫爆炸后火勢沖天,消防隊根本救不了,廠區直接變成廢墟。
烏克蘭軍隊的坦克、飛機全得“喝油”,民用取暖、工廠發電也靠它。炸了煉油廠,等于掐斷烏軍“血管”,還能讓老百姓凍著餓著,動搖民心。
鐵路是烏軍調動部隊、接收西方援助的“大動脈”,炸斷鐵路,前線士兵沒彈藥、沒補給,北約軍援也運不進來,烏軍再能打也得“趴窩”。
基輔一座大型軍工復合體被“匕首”導彈摧毀,這里專門生產無人機、FPV自殺小摩托等高科技武器,相當于斷了烏軍“武器生產線”。
“匕首”導彈
烏克蘭打了1200多天,防空導彈快打光了,愛國者導彈、獵豹高炮的彈藥庫存告急,士兵靠意志硬撐。
俄方放話:“不投降就是死!”通過連續打擊高價值目標,逼迫烏克蘭在“修設施”還是“保前線”間作出絕望選擇。
根據烏克蘭最高拉達議員瑪麗亞娜·貝祖格拉亞的最新表態,烏克蘭防空系統已瀕臨崩潰。
德制“獵豹”自行高炮是烏軍攔截低空目標的主力,但連續近3年的戰斗消耗后,其彈藥庫存已歸零,士兵只能“拆東墻補西墻”找零件硬撐。
德國“獵豹”35毫米雙管自行高射炮
一套“愛國者”系統單次攔截成本高達400萬美元,而俄軍一架自殺無人機僅數萬美元,烏軍被迫用“金磚砸耗子”,國庫被掏空。
烏軍現役S-300等防空系統多為蘇聯遺留老裝備,缺乏維護保養。
基輔的防空雷達開機率不足50%,部分設備“拆了零件當備胎”,導致探測能力大幅縮水。
因前線步兵短缺,60%的防空兵被調去當步兵填戰壕,專業維修人員銳減。
S-300
貝祖格拉亞直言:當前防空戰斗全靠士兵“個人熱情”支撐。
許多部隊連基礎電子戰設備都沒有,面對俄軍無人機集群時,只能“用肉眼瞄準、憑感覺開火”。
俄軍單次空襲出動479架無人機,創歷史新高,烏軍即便攔截率超80%,剩余無人機仍能摧毀關鍵目標。
俄軍將“天竺葵”無人機產量提升500%,并改裝渦噴發動機變身“廉價巡航導彈”,專打烏軍防空薄弱點。
俄軍還專挑人們熟睡時發動空襲,制造群體性睡眠剝奪,基輔市民被迫躲地鐵站13小時,基輔、哈爾科夫等大城市防空網千瘡百孔。
7月4日空襲中,烏軍宣稱攔截270個目標,但仍有大量無人機突破防線,全城濃煙滾滾。
美國暫停幾乎所有武器供應,德國雖承諾追加“愛國者”但交付緩慢。
俄羅斯雖然放出狠話,但并不是真的想烏克蘭人都戰死,俄羅斯想要的是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
如果烏克蘭也加入了北約,北約就擴張到俄羅斯家門口了,俄羅斯要求烏克蘭永久放棄加入北約,而且北約也需書面承諾永不接納烏克蘭。
美國已表態“烏克蘭短期內不可能加入北約”,普京將此視為部分勝利。
將烏東四州變成俄羅斯與北約的“隔離帶”,避免西方武器直接部署到俄邊境,如果烏克蘭不屈服,俄方威脅“可能繼續西進,拿下更多領土”。
俄國防部明確表示,2025年要“全取四州”,但目前四州僅部分被俄控制,赫爾松和扎波羅熱首府仍屬烏克蘭。
俄軍正持續強攻,試圖在年底前完成目標。
2014年俄羅斯已經實際控制克里米亞半島,但需烏克蘭及國際社會“承認歸屬俄羅斯”,普京將這一點列為停火談判的前提條件。
更進一步的話,俄羅斯也通過控制烏克蘭,震懾其他前蘇聯國家,阻止其“倒向西方”。
克里米亞慶祝回歸
烏克蘭是俄天然氣輸歐關鍵通道,控制烏能源設施可掐歐洲“氣管”,逼西方讓步。
俄軍頻繁轟炸烏煉油廠,也是為了制造歐洲能源恐慌。
俄羅斯經濟長期依賴能源出口,民眾生活水平停滯,戰爭塑造“外部敵人”,凝聚民族情緒,掩蓋政府治理失敗。
普京執政超20年,需靠“收復失地”的強人形象維持統治,俄官方將戰爭包裝為“對抗西方壓迫的圣戰”。
特朗普現在也已經找到了除了俄烏沖突外其他可以刷政績的辦法了,注意力越來越少放在烏克蘭的身上,其他國家也開始為了關稅的問題焦頭爛額。
俄羅斯肯定會抓住這個空擋對烏克蘭狂轟濫炸,希望可以趁機讓烏克蘭投降,結束戰爭。
參考資料:
1、每日經濟新聞《最新!莫斯科州設施遭烏克蘭無人機襲擊,烏方稱俄襲擊致基輔鐵路受損!俄軍稱已控制哈爾科夫地區兩鎮》
2、環球時報《創新高!俄軍發動大規模空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