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全省就熱三十天。比往年少了整整十天。
莊戶人蹲在樹蔭下抽旱煙:“頭回見伏天這么短。
”省氣象臺數據:未來10天平均氣溫30.
2℃,比常年高1.5℃。
但伏期短,玉米曬得透不透?花生結得實不實?李東華老師的《夏之物語》里寫過:“熱是夏的脾氣,不是夏的全部。
”他是古云鎮小學老師,書里有螞蟻搬食、蜻蜓立荷、雨后蝸牛爬墻。
這些小景,咱莊戶人天天見,倒沒細想過。
上回在菜園子,我蹲那兒摘黃瓜,見倆小娃追蝴蝶。汗珠順著下巴滴,笑聲比蟬鳴還響。
突然懂了:熱歸熱,熱歸熱,地里的玉米倒是躥得快。
隔壁張大爺說:“去年伏天四十天,棉花葉子曬焦了三壟。
”今年少十天,他蹲在棉田邊搓手:“保不準能多收半袋籽棉。”可也有人犯愁:“伏天短,西瓜甜度夠不夠?”賣西瓜的老王拍著瓜:“看這紋路,甜不甜切開才知道。
”街頭上,環衛工老張擦汗:“天熱點兒沒事,掃完街去樹下喝口涼白開。
”外賣小哥小趙抹把臉:“多跑兩單,給娃買個小電扇。”他們的汗,比柏油路還燙,可臉上沒怨氣。就像李老師寫的:“生活的甜,藏在汗珠子摔八瓣的地方。
”村頭老井邊,幾個婦女洗著衣裳嘮嗑:“伏天短是好事,曬被子不用守著翻。”“可不?我家那床老棉絮,曬透了夜里不潮。
”她們的話,混著井水叮咚響,比冰鎮西瓜還清爽。
農諺說:“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但今年伏期短,雨水會不會跟著少?省農科院專家說:“伏天長短不直接影響總雨量,關鍵看后期管理。
”去年伏天高溫,全省玉米減產8%。
今年要是少十天熱,損失能減多少?沒人說得準,可咱莊戶人心里有底:“該澆水澆水,該打藥打藥,天不幫忙咱自己上。
”李老師書里還寫過雷雨:“雨點砸在瓦上,像敲鼓;蝸牛爬過墻,留道銀線。
”上回下雷陣雨,我蹲在屋檐下看:蝸牛真往墻上爬,慢得像怕摔著。雨停了,空氣里飄著土腥氣,比噴了香水還舒服。
傍晚,村東頭老槐樹下,幾個老頭擺開象棋。
“熱天兒下象棋,出一身汗,痛快!”“輸了別賴天熱啊!
”他們的笑聲,驚飛了樹上的麻雀,撲棱棱往玉米地飛。這時候才明白:夏天的好,不在涼席多冰,在有人陪你說熱。伏天三十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曬麥場的老張頭說:“我活了七十歲,頭回盼著伏天慢點兒過。
”“為啥?”“想多看看孫子在麥垛上打滾,那小模樣,比涼席還解暑。
”有人說伏天短了曬不透糧食,到底是好是壞?評論區聊聊。
最后說句實在話:天熱不熱,日子都得過;心涼不涼,全看自己咋過。關注我,明天接著嘮咱莊戶人的夏天那些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