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驕陽似火。踏入海岱樓鐘書閣的一刻,仿佛穿越時空——古色古香的建筑錯落有致,身著齊服的NPC穿梭其間,游客手持“齊國刀幣”流連于各個攤位,一派熱鬧非凡的齊風市井生活風貌撲面而來。
來自濟南的大學生孔艷紅興奮地感嘆:“這里的沉浸感太強了!剛和‘管仲’對完詩,轉頭又用通寶換了串山楂糖葫蘆,比傳統景區好玩多了,邊玩邊學歷史,特別有意思!”在這片文化與體驗交織的空間里,淄博市政協委員、山東鐘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郝麗麗帶領團隊匠心打造的“海岱好市”,正以創新姿態崛起為淄博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地標。
文化賦能,打造沉浸式齊風體驗新地標
中國最美書店淄博海岱樓鐘書閣
淄博海岱樓鐘書閣以其漢代建筑風格與時尚元素的完美融合,被譽為“中國最美書店”。這里不僅有古典美學的韻味,還巧妙地將齊國古都、陶瓷琉璃、天然溶洞等眾多淄博特色元素融入其中,每一層都有獨特的主題,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文化的氣息。在這里,一場文化盛宴正在熱烈上演。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我們要讓游客不僅看到淄博的‘顏值’,更能讀懂它的‘氣質’。”郝麗麗如是說。2025年,鐘書閣依托現有空間推出了“海岱好市”,這是淄博首個以齊文化為核心的沉浸式古風市集街區。它集非遺展示、手作體驗、劇本互動、特色餐飲于一體,通過“文化+體驗+消費”的全新模式,讓沉睡的歷史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也讓齊文化的魅力走進了現代人的生活。
“海岱好市”游客如織。
在場景還原方面,“海岱好市”從建筑風貌到室內陳設、背景音樂,全面復原了齊國市井生活的風貌;而在互動體驗上,專業NPC團隊身著齊服扮演齊桓公、管仲等歷史人物,通過沉浸式演出與游客深度互動,并融入劇本殺元素,使游客在參與劇情的過程中感知齊國歷史的魅力。
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市集日均接待游客超3萬人次。“咱這個‘海岱好市’現在已經成為淄博文旅的一張新名片了。你們知道嗎?五一時因為人太多,還限流了!”商戶饞百味山楂負責人楊秉剛笑著說道。這背后,獨特的“通寶”系統發揮了關鍵作用——游客完成打卡任務即可獲得仿古錢幣,既能兌換商品,又能參與NPC互動,大大增強了趣味性和復游率。店鋪開業僅兩個月,收入就已遠超預期。
如今,“海岱好市”正以文化為根、以創意為翼,推動淄博文旅走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禮享淄博,擦亮城市特色文化品牌
“逛遍海岱好市,就相當于逛遍整個淄博。”在“禮享淄博”旗艦店內,真人NPC“貂公公”的扮演者李一粟一邊為游客蓋章,一邊熱情介紹:“這里匯集了博山酥鍋、周村燒餅、淄川肉干等來自五區三縣的地道特產,是了解淄博美食文化的最佳窗口。”
游客正在“禮享淄博”旗艦店挑選心儀的商品。
淄博作為齊文化的發祥地,不僅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更孕育出琳瑯滿目的特色美食與非遺技藝。郝麗麗介紹道:“我們以‘齊五寶’‘齊五酥’‘齊三絕’為核心載體,將淄博琉璃、傳統糕點、特色肉干等老字號產品匯聚一堂,打造‘禮享淄博’這一城市名片,希望通過整合資源,讓更多人領略淄博的舌尖美味與文化魅力。”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品牌形象打造上,“禮享淄博”巧妙融合淄博的文化、歷史、名人與地標元素。例如,一款廣受歡迎的包裝設計中,出現了“蒲松齡打電腦”的趣味場景——這位清代文學大師戴著老花鏡,正專注地敲擊鍵盤,背景是淄博的現代城市風貌。“這個設計既傳統又潮流,讓人一眼記住淄博的文化特色。”一位外地游客笑著說。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推動‘禮享淄博’走進企業單位、旅游景點、商場超市,以及高鐵站、機場等交通樞紐。”郝麗麗表示,通過多方聯動、資源共享,“禮享淄博”一定能成為代表淄博城市形象的閃亮品牌,為地方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注入新動能。
閱讀為橋,助力書香社會建設
“閱讀不是孤島,而是一座連接心靈與未來的橋梁。”海岱樓鐘書閣自2022年10月1日落戶淄博以來,已持續開發120余款文創產品,引領團隊接待游客 1287 萬、全國各地政府及企事業單位考察團2000 余波。
郝麗麗參加淄博海岱樓鐘書閣向淄博經開區實驗學校捐贈圖書儀式。
身為一名政協委員,郝麗麗深知肩負的社會責任。近年來,鐘書閣累計為十幾所中小學及特殊群體捐贈了上萬冊圖書,策劃名家講壇100余場。身為 “文化惠民” 普及者和踐行者,帶領團隊開展280余場文化交流活動及120余場名家作者見面會,營造濃厚的全民閱讀氛圍。
郝麗麗向游客推介淄博海岱樓鐘書閣。
郝麗麗說:“我將帶領海岱樓鐘書閣持續踐行‘新文化引進來,淄博文化走出去’的創新理念。一方面,深入挖掘淄博本地文化底蘊,以游客需求為導向,多維度發力,優化旅游服務流程,完善配套服務,打造更優質、更貼心的旅游體驗。另一方面,以創新思維探索文化消費新路徑,結合數字化技術與沉浸式體驗,打造集文化展示、互動體驗、消費購物于一體的新型文化消費場景。”
作為政協委員,郝麗麗也正積極開展調研,計劃圍繞多個方向建言獻策:推動更多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現代旅游體驗,提升游客的文化參與感與認同感,整合各區縣文旅資源,打破區域壁壘,融入統一的城市文化元素,推動各區縣景區、餐飲、住宿等行業互動聯通,實現文旅產業協同發展。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海岱樓鐘書閣在光影中熠熠生輝。身著漢服的NPC們開始巡游互動,游客們舉著仿制的“齊國刀幣”打卡拍照,笑聲與快門聲交織成一幅古今交融、生動鮮活的城市畫卷。
這不僅是淄博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鮮活注腳,更是政協委員履職為民、服務社會的生動實踐。在這里,閱讀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文化成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 馬斌 通訊員 董庭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