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淄博遭遇今年最強高溫過程。7月8日,市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受副熱帶高壓影響,7月8日至13日,淄博將迎來持續悶熱型高溫天氣,局部地區體感溫度超40℃,相對濕度達60%以上。在這場“高溫+高濕”的雙重考驗下,中暑病例呈高發態勢。淄博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主任魏守亮提醒:警惕“高溫殺手”,需每個人成為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數據揭示“熱浪沖擊”
7月9日,記者從淄博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獲悉,2025年6月1日至7月9日,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已接收自述中暑癥狀的呼救電話143例,較2024年同期的45例增長218%。其中,單日最高呼救量達34例(7月5日)。
“入夏以來接診了不少中暑病人。7月7日,我們收治了一例熱射病患者——一名民工在密閉房間內昏迷,當時體溫達39℃,經緊急降溫治療后才脫離危險。”魏守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暑不是‘小毛病’,熱射病堪稱‘高溫殺手’?!彼麖娬{,熱射病作為重癥中暑最嚴重類型,核心體溫可超40℃,伴隨意識障礙或多器官衰竭,需立即醫療干預。
誰在“高溫殺手”的射程范圍內?
中暑是指因水和電解質大量丟失、散熱功能受阻引發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嚴重者可以導致永久性腦損傷、腎衰竭甚至死亡。
魏守亮指出,在近期接診的中暑人群中,有三類人群需重點關注:室外務工人員、獨居老人及產后女性等特殊群體。高溫作業者如建筑工人、環衛工人等因長時間暴露于高溫(≥35℃)、高濕(相對濕度≥80%)環境,飲水不足導致脫水及電解質紊亂;部分老年人受節儉習慣或認知不足影響,未能有效使用降溫設備,在密閉空間內易發中暑;此外,也有部分產后女性受傳統坐月子習俗影響,會避免開空調、洗澡等,在高溫環境中易引發中暑。他介紹:“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先兆中暑表現為口渴、乏力、頭暈等癥狀;若未及時處理,可能發展為輕癥中暑,出現煩躁、體溫達38.5℃以上等情況;重癥中暑則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p>
讓“防暑意識”成為全民標配
“一旦發現中暑癥狀,應立即將患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解開衣物,并用冷水擦拭身體或浸泡在15-20℃的涼水中降溫?!蔽菏亓撂嵝眩耙庾R清醒者可少量多次飲用淡鹽水,若出現抽搐、昏厥或體溫持續不降,必須立即撥打120?!?/p>
他特別指出急救禁忌:“切勿隨意掐人中或強行喂水,昏迷患者易嗆咳;也不要涂抹酒精、過度包裹衣物,這些都會阻礙散熱,必要時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在調度員的指導下采取合理的急救措施?!?/p>
此外,張店區疾控中心近期也發布了7月份健康提醒,高溫雨季需“抗暑有方”,外出戴遮陽帽、涂防曬霜,減少戶外停留;如出現頭暈、多汗等先兆癥狀,立即轉移至陰涼處并補充水分。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 高陽 通訊員 宋天印 韓桂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