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廣東省衛健委公布了《廣東省“人工智能+醫療衛生”應用場景案例名單(第一批)》,展示了第一批遴選出的廣東各醫療衛生單位“人工智能+醫療衛生”應用場景案例共289個,涵蓋了醫療服務管理、基層公衛服務、健康產業發展、醫學教學等四個領域的12個方面、44個應用場景。
2024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局綜合司、國家疾控局綜合司聯合印發了《衛生健康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參考指引》,列出了84個具體應用場景。半年時間,廣東衛健機構已經在其中44個應用場景實現了落地探索,占比過半。
廣東省衛健委表示,希望各地、各單位參考借鑒名單中的有益做法,結合實際予以落地推廣,進一步加強“人工智能+醫療衛生”的探索和實踐,豐富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效率和質量,推進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
南都記者初步統計了上述應用場景案例名單,發現,在醫療服務管理、基層公衛服務、健康產業發展、醫學教學四大領域中,醫療服務管理是AI應用場景最多的領域,44個場景中有27屬于醫療服務管理,占比六成以上。
在44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中,“醫學影像智能輔助診斷”是應用案例最多的一個場景,已有73個應用案例,廣州、深圳等多地市的數十家醫院在嘗試使用,既涉及細胞病理、超聲、放射影像等檢驗檢查,也涵蓋慢性鼻竇炎、肺結節、心電等專科專病。
實際上,醫學影像類人工智能正是目前產業化最為成熟的醫療AI應用領域,目前我國已有100多個人工智能醫學軟件拿到了醫療器械二類、三類證,大多為醫學影像產品,如針對心腦血管、肺部、骨骼、肝臟病變等的影像輔助診斷系統。
其次,臨床專病智能輔助決策(25個案例)、智能門診分診(18個案例)、智能病歷輔助生成(15個案例)、手術智能輔助規劃(13個案例)、智能醫療文書質控輔助(12個案例)、智能健康管理(11個案例)、智能預問診等場景(10個案例),也是各醫院嘗試較多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均有10個及以上的落地案例。
采寫:南都記者 李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