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俄烏沖突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俄軍在進攻作戰中已經用上了摩托車,但萬萬沒想到的是,俄軍要把這種“摩托化沖鋒”的戰法推廣到全軍,為此要一口氣采購20萬輛摩托車!
根據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近日的報告,俄軍準備在今年采購20萬輛摩托車,還要配套3萬輛全地形車和1.2萬輛越野車。這些車輛一旦到手,俄軍步兵將徹底轉型為真正的“摩托化步兵”。
那么,俄軍為什么要搞“摩托化步兵”呢?很簡單,坦克裝甲車消耗不起了。俄烏戰場上雷區密布,反坦克導彈和無人機滿天飛,裝甲車輛的損失率高得嚇人。一輛坦克動輒幾百萬美元,被炸掉一輛都心疼得要命,因為這不僅使錢的事兒,而是俄軍的坦克產能太少,一年新造坦克只有200輛,加上庫存坦克翻新也只有1000多輛,而且庫存坦克馬上就要見底了,再這樣打兩年,俄軍的坦克估計就打光了。
而摩托車就不一樣了,一輛T-90M的錢能買1000多輛,一輛摩托載2人,一輛坦克的錢就夠2000人騎摩托沖鋒了。而且摩托車越野速度比坦克更快,目標卻小好多,反坦克導彈不會打它,反坦克地雷不會炸。而如果跟徒步沖鋒的步兵相比,那優勢就更大了:目標沒大多少,但沖鋒速度卻提高了10多倍,生存性大大提高。
俄軍這次搞“摩托化步兵”,動作非常大,不僅僅是狂購20萬輛摩托,還要從根本上改變軍隊的訓練體系。據說俄軍200多個軍事訓練中心都要增設摩托車駕駛場,每個訓練中心都要重新規劃場地、購買設備、培訓教官。俄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在新西伯利亞高等軍事指揮學校和克拉斯諾達爾訓練基地視察時現場下令,要給學校配備摩托車和全地形車,讓學員們從軍校時期就開始練習摩托車沖鋒戰術。
不過,摩托車戰術也不是萬能的,最大的缺點就“費人”。雖然騎摩托沖鋒比徒步沖鋒生存性大大提升,但摩托車畢竟是肉包鐵,在機槍和無人機面前就是活靶子。有報告顯示,某個俄軍旅在兩周時間內就損失了127輛摩托車,在波克羅夫斯克戰役中,30分鐘內就有72輛摩托車被擊毀。這個損失率確實不小,長期下去,俄軍的兵源可能會出問題。
其實俄軍用摩托車沖鋒的戰術是對的,符合自己坦克裝甲車輛產量低,而人力成本便宜的現實。但想要長期采用,就必須降低傷亡,這就需要配合無人機偵察、電子戰掩護和空中支援等等,形成體系化的作戰能力。
俄烏沖突三年,俄軍從最初的鋼鐵洪流三面突擊,打到了現在的“摩托化步兵”沖鋒陷陣,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其實并不應該嘲笑,而要從中吸取教訓。俄軍的遭遇給我們提了一個醒,那就是現代戰爭的消耗巨大,不打則已,打就要提前儲備足夠的武器裝備。俄軍給我們的另一個教訓就是,軍用裝備成本高昂,一旦不得不進入漫長的消耗戰,就必須要發揮民用工業品的作用。好在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工業國,比消耗,恐怕沒人能耗得過咱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