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C首次逼近黃巖島,中國殲-16硬剛:南海天空炸開火藥味!”
7月3號這天,黃巖島海域上空的火藥味,那是真真切切能從屏幕里聞出來。中國南部戰區近日緊急啟動戰備響應機制,海軍艦艇編隊與空軍戰機迅速組成聯合巡航梯隊,對黃巖島周邊海域展開高強度戰備巡邏。此次行動中,多型主戰裝備同步出動,形成立體化警戒態勢。引發此次緊急部署的直接原因是美軍艦機編隊再度逼近我國南海島礁,其活動范圍較以往明顯靠近相關海域。
7月1日當天,美國“華盛頓”號航母竟堂而皇之地穿過巴士海峽,2日便大剌剌地抵達黃巖島東北海域,距離黃巖島僅僅50公里——這哪里是什么例行巡航,分明就是明目張膽的挑釁!更令人作嘔的是,航母甲板上還特意帶了一群盟友記者團,來自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菲律賓的軍事人員都在船上湊熱鬧、看笑話。這哪是來“巡邏”的,分明就是故意來挑事找茬的!
中國海軍直接出動一艘054A型護衛艦、兩艘056A型護衛艦緊貼前沿,中國空軍則派出殲-16重型戰斗機、蘇-30戰機、轟-6K遠程反艦轟炸機,甚至還有掛載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的轟-6J,這種配置,說是例行巡航都沒人信,這就是實打實的“戰備威懾”。
更勁爆的是,現場并非僅限于隔空對峙,中美戰機在黃巖島上空實際發生了近距離接觸。美國海軍公開畫面顯示,華盛頓號航母起飛了F-35C、F-18艦載機以及E-2預警機等從“華盛頓”號甲板密集起飛,在黃巖島上空盤旋。此次行動中,殲-16極有可能是首次在南海區域直接與F-35C形成對峙局面,或許是中美軍機歷史上首次在黃巖島附近空中“對臉”,火藥味之濃,隔著屏幕都能聞到。
有人或許會心生疑問:為何不是出動殲-20呢?畢竟殲-20可是被視作我們的“王牌利器”呀。但實際情況是,真沒這個必要。
殲-16雖不具備隱身能力,可它所攜帶的導彈,其覆蓋范圍著實驚人。它能夠搭載霹靂-10、霹靂-12、霹靂-15以及霹靂-17這四款空空導彈,這些導彈的射程范圍從10公里一直延伸到300公里,足以應對各種空戰距離。即便你F-35C性能卓越,但只要進入殲-16導彈的射程范圍,那也難逃被攻擊的命運。
在南海這片區域,我們本就占據著主場優勢。這里部署著層層疊疊的雷達、預警機以及衛星,中國的情報體系對美機的飛行方向和動態了如指掌。一旦成功鎖定目標,殲-16能夠隨時使用霹靂-15或者霹靂-17導彈發起超視距打擊。而倘若雙方距離拉得更近,進入近身纏斗狀態,霹靂-10格斗彈在20公里范圍內,足以給予敵機致命一擊。
“華盛頓”號航空母艦與黃巖島的直線距離不過50公里,毫不夸張地說,其艦載機只要一升空,瞬間就會進入殲 - 16的火力打擊覆蓋區域。在這種局勢下,戰機是否具備隱身性能根本無關緊要,我們的導彈完全具備將其精準鎖定的能力。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殲 - 16的出動,并非僅僅是為了執行護航任務,更像是前來“坐鎮示威”的。這種“坐鎮示威”,既彰顯于技術層面的激烈較量,也在心理層面給對方施加了強硬且有力的震懾與挑戰。
過去美國推行“航行自由”行動時總高調宣揚、展示軍力,但此次面對與中方對峙,尤其是殲-16與F-35C“交鋒”事件,美軍方和政府卻沉默不語。即便拉來盟友助陣,中方戰機現身后美軍仍“失聲”,現場記者報道也含糊其辭,沒了此前的“戰狼式”亢奮,這暴露了他們的心虛。
若沖突爆發,中國沿海殲 - 16、蘇 - 30戰斗機將接連出動,內陸轟 - 6K轟炸機和加油機迅速轉場部署。開戰后電子干擾系統先壓制敵方,美軍艦載機起飛即被多波段雷達鎖定。隨后鷹擊 - 12、鷹擊 - 18等反艦導彈從海空密集發射,美軍防空系統難擋。華盛頓號航母在此攻勢下,龐大身軀會成易被攻擊的活靶子。
我們始終冷靜克制,但立場堅定:黃巖島無疑屬于中國,絕非“協商議題”或“灰色地帶”,而是不可逾越的紅線底線。此地關乎我國核心利益,不容某些勢力撒野搞陰謀。越界挑釁,我們必反制回擊;糾集滋事,定讓你們自取其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