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看新聞消息,7月4日,美國獨立日。芝加哥、洛杉磯、弗吉尼亞州羅阿諾克……全美50個州的街頭沒有慶典的歡騰,取而代之的是30多萬民眾舉著標語涌上街頭。紙屑在“解放美國”的抗議標語間飛舞,街區派對成了憤怒的宣泄口——“這哪是獨立日?分明是‘不要特朗普日’!”一位示威者對著鏡頭喊道。
點燃這場席卷全國風暴的導火索,是48小時前國會通過、被特朗普火速簽署的“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總統聲稱這個“火箭助推器”能讓美國經濟一飛沖天,但《紐約時報》的調查報告卻揭示了殘酷的真相:最富有的1%人群獨享9750億美元減稅,而年收入僅1.7萬美元的底層民眾反而平均多繳1000多美元。更觸目驚心的是,為填補減稅窟窿,醫療補助被攔腰砍掉1.5萬億美元,近1600萬低收入者將失去醫保。
特朗普(資料圖)
法案對能源產業的顛覆性操作引發行業地震。它悍然取消了對風能、太陽能項目的稅收抵免,甚至要求它們繳納年度租金。特斯拉首當其沖,每輛電動車痛失7500美元稅收抵免。與此同時,傳統油氣巨頭迎來盛宴:聯邦土地與海域勘探全面解禁,墨西哥灣未來15年安排30次油氣租賃拍賣,特許權使用費也被削減。中國石油大學專家郭海濤指出:“這直接削弱新能源競爭力,天然氣發電將迎來意外春天。”
紙面繁榮背后是債務的深淵。穆迪分析師用顫抖的筆尖計算出:未來十年財政赤字將暴增3.3萬億美元,國債總額將突破36萬億大關。信用評級遭下調的警報聲中,馬斯克在X平臺尖銳指出:“這是讓國家破產的瘋狂行為!”而特朗普簽署法案時附帶的50項“勝利清單”,被政治觀察家譏諷為“為2026年中期選舉定制的謊言模板”。
馬斯克與特朗普(資料圖)
馬斯克的反擊比外界預想的更迅猛。法案通過當晚,他直接在社交媒體宣布成立“美國黨”,劍指170年未變的美國兩黨格局。導火索不僅是特斯拉遭遇的不公——當電動車補貼被取消時,石油巨頭卻保留著豐厚福利。更讓馬斯克寒心的是特朗普的嘲諷:“沒補貼就滾回南非!”這徹底斬斷了馬斯克2024年大選時對共和黨的支持。
馬斯克的“美國黨”絕非玩票。戰略地圖上,內華達、亞利桑那等搖擺州被重點標注,2026年中期選舉目標明確:奪取2-3個參議院席位和8-10個眾議院選區,成為“關鍵少數”以左右政策走向。當特朗普在“真實社交”上嘲笑“第三黨在美國從未成功”時,馬斯克輕蔑回應:“‘真實社交’是什么?沒聽說過。”他更放話:不排除2028年推舉總統候選人,但眼下聚焦國會戰場。
馬斯克(資料圖)
7月4日的硝煙逐漸散去,但“50501運動”提出的四大訴求——打倒億萬富翁干政、終結貧困枷鎖、保護勞工權益、破除仇恨政治——仍在300多場活動中震蕩回響。從6月“不要國王”的怒吼到今日“解放美國”的旗幟,民眾的憤怒已從單一政策蔓延至對系統性不公的控訴。馬斯克的“美國黨”能否撕開兩黨鐵幕仍是未知數,但30萬人踏碎獨立日寧靜的腳步,已昭示著一個共識:當減稅成為劫貧濟富的工具,當能源政策淪為政治獻金的籌碼,美國的“大而美”神話正露出千瘡百孔的底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