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7爆單打臉,余承東評論區成米粉狂歡地!這車,有點東西啊
各位車友,這兩天汽車圈的瓜可太大了!小米YU7的銷售數據一出來,整個行業都震驚了。3分鐘20萬臺大定,18小時24萬鎖單——這個數字說出來你們敢信嗎?
更有意思的是,華為那位"大嘴"余總的社交平臺直接被米粉給攻陷了,評論區全是慶祝的聲音。說實話,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真的是拉滿了。
還記得今年6月份那場汽車先行者大會不?余承東那番話可是句句不提小米、句句內涵小米,說什么"某品牌只做一款車就賣爆了,質量智駕都很弱,但流量能力強"。現在好了,YU7的訂單數據一公布,打臉來得這么快,米粉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咱們先說說這個恐怖的銷售數據——3分鐘大定20萬臺!這什么概念啊老鐵們?比亞迪25萬以上純電SUV一年的銷量,小米3分鐘就搞定了。Model Y上半年在國內賣了18.85萬臺,YU7一天鎖單就超了6萬臺。連紅米的產品經理都忍不住調侃說,25.35萬起的YU7比2599元的K80至尊版手機賣得還多!
這車,確實有點東西。
說真的,我之前也覺得小米造車有點"不務正業"的意思,一個做手機家電的跑去造車,能搞出什么名堂?但現在看來,是我們都小看了雷軍這老狐貍。人家把互聯網那套"粉絲經濟"玩法直接搬到汽車圈,效果簡直是降維打擊。
你看其他車企的反應就知道這事兒多震撼了。奇瑞趕緊發了份"銷量道歉信",說自己4月到現在小定才5萬多臺,感到抱歉。東風日產的高管更是急眼了,直接開炮說什么"愚忠的品牌粉絲"、"群體會降低智慧"...話都說得這么難聽,可見內心有多慌張。
但我想說的是,與其在那里酸,不如好好反思一下——為什么人家能做到,你們做不到?
小米YU7確實有它的道理。25.35萬起的價格正好打中了市場甜蜜點,外觀設計年輕化,智能配置也確實豐富。更關鍵的是,雷軍這么多年積累的口碑和人品,讓消費者敢于不試駕、不砍價就直接下定25萬+的訂單。這就是信任的力量啊!
華為的技術確實牛,余承東說的"產品比它還好"可能也是事實。但問題在于,消費者買車不是買實驗室數據,而是買一種生活方式、買一份信任、買一個夢想。在這方面,雷軍確實比余承東更懂普通人的心理。
24萬鎖單,按均價28萬算就是672億——這比蔚來2024年全年銷售額還多90億!你說這數字刺激不刺激?
當然了,接下來雷軍也得頭疼產能問題。按現在工廠月產2萬臺的節奏,一年都消化不完這些訂單。但話說回來,這種"幸福的煩惱",估計其他車企做夢都想要。
余承東的評論區淪陷,說明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技術牛不如營銷牛,產品好不如用戶緣好。華為需要好好學學小米的"接地氣",別總是高高在上地談技術參數了。
咱們老百姓要的,從來不是最牛的技術,而是最適合的產品。雷軍深諳此道,所以YU7才能創造這樣的銷售奇跡。
說到底,這次YU7的爆單給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上了一課:在消費者心中,信任比技術更重要,溫度比參數更有力量。華為和其他車企,是時候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營銷策略了。
各位車友,你們怎么看這次YU7的爆單和余承東評論區的"翻車"事件?是覺得小米確實厲害,還是認為這只是一時的熱度?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們的看法!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體健康,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