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奇瑞與華為簽訂全面合作框架協議,開啟智界品牌的誕生之旅。在汽車行業,“靈魂論”曾引發無數爭論——傳統車企害怕失去控制權,科技公司擔心技術落地受阻。但智界的故事,卻是一場“技術賦能”與“制造底蘊”的完美雙向奔赴。
華為與奇瑞的合作,始于2022年。當時,奇瑞急需在新能源領域突破,而華為正尋找能承載其智能技術的合作伙伴。雙方一拍即合:華為提供鴻蒙座艙、ADS智駕、途靈平臺等核心技術,奇瑞則負責整車制造、供應鏈管理和品質把控。這種“華為智選車”模式,既保留了傳統車企的制造優勢,又注入了科技公司的創新基因。
以智界S7為例,它的“科技內核”幾乎全部來自華為。ADS3.0智駕輔助系統由華為自主研發,擁有4顆激光雷達和25個傳感器,能實現“全國都能開”的智駕輔助功能;鴻蒙4.0座艙支持3D車控,語音指令響應速度比傳統車機快3倍;途靈平臺則集成了華為的電機、電控和懸架技術,讓S7既能3秒破百,又能兼顧舒適性。而奇瑞的貢獻同樣不可忽視——超級二工廠為智界專屬打造,采用全球最先進的沖壓、焊裝、涂裝和總裝工藝,確保每一臺車都達到“五星安全”標準。
但合作并非一帆風順。2023年智界S7上市時,曾因芯片缺貨和工廠搬遷導致交付延遲,部分用戶因等待時間過長而退訂。面對危機,華為和奇瑞迅速調整策略:華為協調供應鏈資源,奇瑞加速工廠建設,甚至由余承東親自下場直播道歉。這種“共擔風險”的態度,讓用戶看到了雙方的誠意。2024年,智界S7二次上市,起售價下調2萬元,并推出“3年0息”金融政策,銷量迅速回升。
如今,智界已成為華為鴻蒙智行體系中的“年輕擔當”。它不像問界那樣主打家庭市場,也不像享界那樣聚焦行政轎車,而是用“科技轎跑”和“轎跑SUV”的定位,精準切入年輕人的需求。而華為與奇瑞的合作模式,也為行業提供了新范本——科技公司不必親自造車,傳統車企也能借助技術實現轉型,雙方通過“優勢互補”,共同開拓新市場。
正如奇瑞董事長尹同躍所說:“與華為合作,我們有過爭論,但最終發現,聽華為的,我們就順利;不聽,就會遇到挫折。”這場雙向奔赴,不僅成就了智界品牌,更讓中國汽車產業看到了“科技+制造”的無限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