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灣政客柯文哲拋出了一句驚人的話:如果兩岸真的打起來,大陸可能會撐不過兩周,而臺灣省能堅持得更久。這話一出,網上炸開了鍋,有人覺得他是在吹牛,有人覺得他在挑釁,還有人覺得他壓根兒沒搞清楚狀況。作為一個中國國籍的公民,我看到這話心里挺不是滋味兒。兩岸關系本來就敏感,這種言論聽著像是火上澆油。不過,拋開情緒,咱們得冷靜下來想想:如果真打起來,大陸和臺灣到底誰先垮?這話靠譜嗎?
軍事對比:大陸的硬實力碾壓,臺灣靠啥撐?
先說軍事,這是打仗最直接的硬指標。咱得承認,大陸的軍事實力跟臺灣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全球第二大軍隊,常備兵力超200萬,還有預備役和民兵加持。裝備上,解放軍有東風系列彈道導彈、094型核潛艇、殲-20隱形戰機這些硬貨,技術水平在國際上也排得上號。2023年,解放軍的軍費預算大概是25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8萬億左右,這還不算一些隱性投入。
反觀臺灣,軍隊總人數也就16.9萬,裝備老舊,坦克不到1000輛,戰機總數不到300架,大多還是上世紀的技術。雖然臺灣一直在搞軍事現代化,比如買美國的F-16V戰機,但跟大陸比,差距不是一點半點。美國國防部2022年的報告就說了,臺灣的軍力提升速度趕不上解放軍的進步,面對大陸的壓倒性優勢,臺灣的防御能力越來越吃力。
大陸在臺海周邊的軍演也不是擺設。2022年那次大規模軍演,殲-20直接低空掠過,導彈打靶精準得嚇人,展示的就是絕對的空中和海上打擊能力。臺灣的地形雖然有點防御優勢,比如東部多山,但面對大陸的飽和式攻擊和高精度武器,專家分析,臺灣的防空網撐不了幾天。看看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美軍用精準打擊幾天就癱瘓了薩達姆的指揮系統,大陸要是真動手,臺灣的防御體系恐怕也差不多。
柯文哲說大陸撐不過兩周,可能是指望外部援助,比如美國介入。他提到過美國蘭德智庫的推演,說美國可能會給臺灣提供星鏈系統(SpaceX的衛星通信),保持指揮系統不被“斬首”。但這想法有點想當然了。星鏈在烏克蘭戰場上確實幫了忙,但在臺海這種高強度沖突里,解放軍的電子戰和反衛星能力不是吃素的。2021年大陸就展示過反導彈攔截技術,星鏈衛星能不能撐住還是個問號。而且,美國會不會直接下場打,誰也說不準。拜登政府雖然嘴上喊得兇,但真到關鍵時刻,國會和民眾愿不愿意為臺灣流血,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這種事得打個大問號。
軍事上,大陸有戰略縱深,資源調動能力強,臺灣卻是個孤島,補給全靠海運。一旦海空被封鎖,臺灣的油料、彈藥能撐多久?大陸隨便拉長戰線,臺灣就得喘不過氣。所以,柯文哲說大陸兩周垮,軍事實力這塊兒完全站不住腳。
經濟實力:大陸能扛,臺灣靠外援能行嗎?
打仗不光看槍炮,還得看錢包和糧食。經濟實力直接決定誰能撐得久。中國大陸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22年GDP18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0萬億以上。工業體系完整,從芯片到飛機都能自己造,雖然高端技術還有差距,但基本生活和戰爭需求完全能自給自足。軍費2500億美元,占GDP比例不到2%,經濟負擔不算重。
臺灣呢?2022年GDP才0.9萬億美元,跟大陸差了20倍。軍費130億美元,占GDP的比重比大陸高不少。臺灣省的經濟高度依賴出口,尤其是半導體產業,臺積電全球有名,但這也意味著它對外依賴嚴重。原材料、能源全靠進口,一旦海運被掐斷,工廠停工是分分鐘的事。
再說糧食。大陸2019年的糧食自給率95%,年產量6.83億噸,儲備糧夠全國吃一年以上。戰爭來了,14億人勒緊褲腰帶也能撐。臺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31.75%,大米、肉類、大豆基本靠進口。2022年臺灣從美國進口了250萬噸大豆,從巴西賣了幾百萬噸玉米,海運要是停了,超市貨架幾周就空。臺灣自己種的那點糧食,夠2400萬人吃幾天?專家估算,全面封鎖下,臺灣的糧食庫存最多撐一個月,之后就得靠空投或者外援,可空投能送多少東西進來?大陸隨便派幾架戰機巡邏,誰敢飛?
大陸的經濟韌性還體現在內循環能力上。14億人的市場,哪怕打仗了,內部需求也能撐起基本生產。臺灣呢?外貿一斷,經濟直接癱一半。柯文哲可能覺得臺灣人聰明,能找到辦法,但糧食沒了,工廠停了,聰明也填不飽肚子啊。經濟上,大陸的持久力甩臺灣幾條街,說大陸兩周垮,柯文哲是咋算的這筆賬?
社會穩定:大陸有底氣,臺灣經得起折騰嗎?
戰爭打到最后,拼的是人心和社會穩定。大陸14億人,經濟幾十年發展,數億人脫了貧,生活水平上來了,社會凝聚力不弱。別的不說,疫情那三年,全國上下擰成一股繩,物資調配硬是沒亂套。戰爭要是來了,大陸靠內部資源和組織能力,至少能保證基本秩序。
臺灣2400萬人,民主制度看著挺自由,但社會分裂不小。2020年臺北街頭抗議就暴露了問題,政策一有分歧,大家就上街,意見統一不了。戰爭一來,外部壓力再一大,糧食短缺、停電停水,社會能穩住嗎?臺灣的電力70%靠進口天然氣和煤炭,大陸封鎖一開,電廠停擺,城市生活立馬亂套。民眾一慌,政府再沒外援撐腰,內訌都可能先把自己搞垮。
大陸的社會穩定還有個優勢:人口多、地域廣,哪怕沿海受沖擊,內陸還能運轉。臺灣就那么點地方,全島都在打擊范圍內,沒地方躲,也沒余地調資源。柯文哲說臺灣能撐更久,估計是覺得臺灣人韌性強,但再強的人,沒飯吃沒電用,也得崩潰啊。
柯文哲這話啥意思?政治噱頭還是真信?
柯文哲為啥這么說?咱得看看他的身份。他是臺灣民眾黨主席,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在即,他這話八成是沖著選票去的。島內有些人就吃“抗中保臺”這套,柯文哲放個大話,既能吸引眼球,又能給自己加分。但這言論太離譜,稍微懂點軍事經濟的人都知道不現實,感覺更像是政治表演。
大陸這邊反應挺克制,外交部就回了句“分裂國家的企圖注定失敗”,沒多糾纏。畢竟兩岸關系不是靠嘴炮解決的,真要動手,實力說話。柯文哲這話聽著痛快,但細想漏洞百出,估計他自己都不信大陸兩周就垮。
柯文哲這話聽著刺激,但沒啥實際意義。軍事經濟實力差距在這兒擺著,瞎喊口號沒用。作為中國人,我當然不希望看到打起來,兩岸都是同胞,真刀真槍干上了,受苦的是老百姓。和平發展才是正道,吵歸吵,鬧歸鬧,別真動手。
參考資料
柯文哲_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