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都是學生們最期待的時光。脫離了繁重的課業,告別了緊張的校園生活,學生們如同出籠的小鳥,盡情享受著假期的自由與歡樂。然而,在享受快樂暑假的同時,安全問題卻如影隨形,時刻威脅著學生的身心健康。溺水、交通事故、意外傷害等安全隱患,像一個個無形的“殺手”,讓原本美好的暑假蒙上了一層陰影。因此,筑牢安全防線,守護學生快樂暑假,已成為家長、學校和社會共同的責任。
(圖片來源:家校小二在先創作)
防溺水:警鐘長鳴,遠離危險水域
暑假期間,氣溫飆升,涉水活動成為學生們消暑的首選。然而,溺水事故也隨之進入高發期。據統計,溺水已成為我國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頭號殺手”。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因為一時的疏忽或僥幸,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傷痛。
四川成都8歲男孩兒在河邊玩耍時不慎落水,父母下水施救,父親不幸遇難;湖北潛江一名11歲男孩兒在村里一處小工地附近玩耍時,不慎從工地堆土的土坡上沖下河,被吸入閘口中溺亡……這些慘痛的教訓,為我們敲響了防溺水的警鐘。
為了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學生必須牢記防溺水“六不準”:
- 不準私自下水游泳;
- 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
- 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
- 不準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 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 不準不熟悉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
家長也要切實履行監護職責,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當孩子外出時,家長要做到“四知道”:知道孩子去哪里、知道孩子和誰去、知道孩子何時返回、知道孩子做什么。只有這樣,才能將溺水事故的風險降到最低。
(圖片來源:家校小二在先創作)
安全游玩:遵守規則,享受快樂時光
除了防溺水,學生在暑假期間的安全游玩也至關重要。無論是外出旅游、參加戶外活動,還是在家附近玩耍,都要時刻注意安全,遵守相關規則。
在交通安全方面,學生要嚴格遵守交通法規,不闖紅燈,不翻越隔離欄,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未滿12周歲不能騎自行車上路,未滿16周歲不能騎電動自行車上路。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監管,嚴禁孩子乘坐無牌照、改裝、報廢等違規車輛,不乘坐超員車輛,不搭乘農用車、拖拉機等非客運交通工具。
在出游安全方面,家長要提前了解途經地、目的地的天氣、道路交通及旅游景區開放情況,合理規劃旅游線路和時間,避開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進入公共場所,要引導孩子首先關注安全出口位置,牢記疏散路線。教導孩子遵守秩序,不推搡、不擁擠,服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安排,避免因人群混亂引發踩踏事故。
對于漂流、乘船等水上活動,家長一定要全程陪同,幫助孩子按照相關要求做好穿救生衣等防護措施,并時刻注意看好孩子,以防發生突發事故。同時,要教育孩子不擅自進入未開發、未對社會公眾開放的自然保護區、無人島、海灘等地玩耍,不嘗試陌生偏僻路線。
(圖片來源:家校小二在先創作)
家長:肩負重任,做好安全守護者
在學生暑假安全問題上,家長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守護者。在暑假期間,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動向,做好安全監管工作。
家長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將防溺水、防火、防燙傷、防性侵等安全知識融入日常生活教育中,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例如,教會孩子認識身體界限,明確背心、內褲覆蓋的部位屬于隱私部位,任何人都不可以隨意觸碰、看或拍攝;告訴孩子,若有人以食物、玩具、錢財等誘惑或強迫其接觸隱私部位,要立刻拒絕并大聲呼救,及時向家長、老師等信任的人求助。
家長還要定期對家中的電線、燃氣管道、電器、刀具等物品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并排除安全隱患,防止觸電、煤氣中毒、器械傷害等事故的發生。同時,要妥善保管易燃、易爆、易碎、有毒、鋒利或其他對孩子身心有不良影響的玩具、物品,不讓孩子接觸。
此外,家長要以身作則,減少在孩子面前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多與孩子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如一起閱讀、玩游戲、參加戶外活動等,陪伴孩子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
快樂暑假,安全一“夏”,學生的安全關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的穩定。讓我們攜手共進,筑牢安全防線,為學生守護一個快樂、安全、充實的暑假。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陽光下茁壯成長,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