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消息,2025年7月6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拉開帷幕。這是自印度尼西亞和10個伙伴國加入后,“大金磚”的首次峰會,主題聚焦“加強全球南方合作,促進更加包容和可持續的治理”。全球目光匯聚于此,因為世界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美國關稅政策沖擊貿易秩序,國際治理體系搖搖欲墜,而金磚作為新興力量的崛起,帶來了一線曙光。峰會現場,里約街頭裝點著多語種的歡迎標語,現代藝術博物館前立起金磚背景板,仿佛在宣告一場變革的來臨。這次會議不是例行公事,而是一次歷史性的集結,它承載著發展中國家對公平與可持續未來的深切期盼。
為期兩天的議程中,金磚國家直面六大核心議題:全球衛生與健康、貿易投資與金融、應對氣候變化、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安全體系改革及機制自身建設。但最引人矚目的突破發生在金融領域——金磚財長首次達成統一立場,呼吁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要求重新分配投票權,終結歐洲長期掌控的傳統,并保護最貧困成員國的權益。同時,峰會還推動成員國間貿易采用共同貨幣結算,以降低對美元依賴。這些舉措堪稱里程碑,因為它們直擊全球經濟體系的痛點。
金磚國家(資料圖)
數據顯示,金磚國家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占全球GDP的三分之一以上,掌控著全球約40%的石油產量和近四分之三的稀土材料。這一經濟分量,讓金磚的行動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撬動力量。難怪巴西總統盧拉在工商論壇上振臂高呼:“面對保護主義,新興國家必須捍衛多邊貿易!”
莫迪的態度轉變,成了峰會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印度總理不僅親自出席,還罕見地未排斥與巴基斯坦代表同臺合影,這與他前幾年的謹慎姿態形成鮮明對比。回想2023年,莫迪更熱衷出席G7峰會,印媒甚至猜測印度可能退出金磚。但這次,他徹底讀懂了形勢:美印關稅談判破裂,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大棒即將在兩天后落下,讓印度退無可退;同時,G7峰會在加拿大的冷落,如當頭棒喝,讓莫迪意識到西方盟友的不可靠。
莫迪(資料圖)
這種轉變不是偶然,而是現實逼迫下的覺醒。印度作為金磚關鍵成員,其立場的松動加速了共識達成,例如在批評美國“不分青紅皂白”關稅政策的聯合聲明中,印度不再猶豫。這一變化,為金磚內部注入新活力,也凸顯了地緣政治博弈的殘酷——當西方轉身離去,金磚的團結成了唯一的避風港。
普京的興奮之情,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俄羅斯總統雖未親臨現場,但通過視頻連線激情發言:“金磚國家的GDP已超過G7,人口幾乎占全球一半!”他的話語中透著自豪,因為這不僅是對金磚規模的肯定,更是對西方主導秩序的挑戰。普京的激動源于金磚的實際成就:新開發銀行已批準超過390億美元的120個項目,專注基礎設施和清潔能源;而此次改革IMF的共識,將加速金磚金融體系的獨立。俄羅斯作為能源大國,從金磚掌控40%石油產量的現實中獲益良多。這種高興不是虛張聲勢,而是基于硬實力——金磚的經濟潛力遠超G7,只要成員國齊心,就能重塑全球規則。難怪巴西智庫專家感嘆,金磚正從參與者蛻變為引領者,其行動敏捷而雄心勃勃,成為動蕩世界中的“穩定錨”。
金磚國家(資料圖)
然而,中方的態度如同一股清流,顯得異常鎮定。中方高層在峰會前會見盧拉時強調,中巴作為多邊主義維護者,應團結發展中國家推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這種冷靜背后,是深思熟慮的智慧。中國支持金磚的突破,但更警惕內部挑戰:莫迪今日的轉向,若明天西方拋出橄欖枝,是否會反復?特朗普關稅的陰影下,成員國能否抗住壓力而不妥協?
中方清楚,金磚的團結尚未夯實,熱點議題如巴以沖突的分歧依然存在,需在“共商共建”中逐步化解。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的專家指出,金磚機制正引領全球治理民主化,但機遇總伴隨著風險。這種鎮定不是冷漠,而是戰略定力——在歡呼聲中,中國選擇做那個確保船只不偏離航向的舵手。
金磚峰會的里約時刻,不僅是一次會議,更是全球秩序轉型的縮影。莫迪的讀懂、普京的高興和中方的深思,共同繪制了金磚的未來圖景:在挑戰中團結,在機遇中成長。隨著峰會落幕,世界期待金磚從共識走向行動,用合作之光照亮多極世界的新征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