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本昌老師堪稱藝術生命力的傳奇,那被贊譽為“教科書式”的演繹,是他在用生命踐行“活到老,學到老”的信條。這讓我聯想到自己在舞劇《只此青綠》里的創作經歷:一個看似簡單的“青綠腰”,背后是成百上千次的重復與精進;一個眼神的流轉,需要無數次的情感揣摩與內心沉淀,最終才能將角色融入其中。
藝術為人民,不是一句口號。一次,我們赴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慰問演出,乘坐火車時,遇到一名90后巡道戰士,他每天要在戈壁灘行走20公里,日復一日堅守崗位,堅持了整整8年。當被問及如何堅持下來時,他只回答了4個字,“為了祖國”。當時,我們自發地進行了一場只為他一人的演出。那一刻,我更加明白,舞蹈演員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事業。
音樂劇《在遠方》中,我飾演的主人公、快遞小哥姚遠在辛苦奔忙后,始終相信能“沖向云天,走向遠方”。艱苦的生活情境與歡快的旋律結合,活潑潑地展現快遞員這一群體的樂觀豁達與頑強堅韌。尾聲,姚遠唱著:“何處是遠方,在心里還是想去更遠地方?!?/p>
回望在排練廳打磨作品的日日夜夜,我深感我們青年演員更需要修煉的,是扎根生活的定力。音樂劇的魅力,在于用劇情與旋律搭建情感橋梁,這更需要沉下心觀察生活、打磨技藝,以純粹的熱愛堅守藝術的本真。
作為音樂劇人,我們愿讓每個音符飽含對生活的熱忱,讓每場表演成為連接時代與人心的精神紐帶。
這不正與游老師的理念相合嗎?“人生如登山……只要還有勁兒,就應該繼續前進,往上一步是一步?!边@“勁兒”,是信仰之力,是赤子之心。每當我在舞臺上疲憊、在掌聲中恍惚時,我一定會想起這位在黨旗下挺直脊梁的老人曾說過:“親愛的娃娃們,要像少先隊員一樣,時刻準備著!機會來了,必須全力以赴啊!”
藝術扎根生活,信仰照亮人生。不少前輩藝術家為我們樹立了德藝雙馨的標桿。未來,我將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用實際行動為建設文化強國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