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社媒數據顯示:寵物保健品聲量環比暴漲 382%,鏟屎官們為貓狗的營養膏、魚油搶破頭,卻把人類保健品的討論區刷成 “智商稅重災區” ——寵物吃保健品叫 “科學養護”,人吃保健品成 “交智商稅”,難道人類的健康需求,還不如一只貓、一條狗?
一、認知雙標:寵物的 “營養守護”,為何成人類的 “智商稅”?
寵物營養膏和人類蛋白粉,本質都是 “營養補充” 邏輯:幼貓需要高蛋白助長,年輕人健身也需要蛋白粉增肌;老年犬吃低脂益生菌護腸胃,老人調理腸道也需要同款成分。但輿論對二者的態度,堪稱魔幻雙標:
給貓買牛磺酸,是 “貼心老母親”;給自己買維生素,是 “被割韭菜的大冤種”。
寵物魚油賣 300 元 / 瓶,評論區全是 “為毛孩子值得”;人類魚油賣 200 元,卻被罵 “暴利智商稅”。
這種雙標,暴露的不是保健品本身的問題,而是人們對預防保健的認知錯誤。有人愿意為寵物的 “可愛” 買單,卻把自己的健康需求污名化,仿佛承認 “需要營養補充” 是件丟人的事。更荒謬的是 —— 寵物保健品的監管規范還在完善階段,人類保健品的 “藍帽子” 認證門檻遠高于寵物產品,可消費者卻對更嚴格的人類保健品,抱以最大的惡意。
二、行業之殤:誰讓保健品成了 “騙子的遮羞布”?
不可否認,保健品行業曾被 “老鼠屎” 攪得臭氣熏天:偽專家站臺、“包治百病” 的虛假宣傳、貼牌假貨的暴利收割…… 但把整個行業釘在 “騙子” 恥辱柱上,何嘗不是對正規企業的絞殺?
有私域直播間賣 “抗癌神藥”(實為普通食品)卷錢跑路,媒體曝光后,評論區卻有人喊 “所有保健品都是騙局”一款人類保健品從研發、審批到上市需要耗費多少錢?定價后,卻被質疑 “利潤太高”;而寵物市場里,成本 10元的化毛膏賣 100 元,卻被夸 “性價比高”。
寵物保健品的 “功效宣傳” 同樣存在夸大(比如 “吃了能活 20 年”),但消費者對寵物產品的 “寬容”,和對人類保健品的 “苛責”,本質是對 “自身健康” 的輕視 —— 仿佛承認自己需要保健,就是 “承認衰老、承認脆弱”,于是用 “智商稅” 的罵聲,掩蓋內心的焦慮。
三、破局:從 “污名化” 到 “科學化”,保健品行業的自救與正名
保健品不該為騙子背鍋,更不該活在寵物產品的陰影里。行業要破局,需撕掉三層 “偽標簽”:
1. 撕爛 “暴利騙局” 的偽標簽:
定價高≠暴利。一瓶合格的人類保健品,從原料篩選、臨床測試,到營銷合規(不能提 “治療”),隱性成本遠超寵物產品。建議行業透明化成本:像化妝品品牌公示 “成分溯源” 一樣,公開原料產地、檢測報告、研發投入占比,讓 “暴利” 質疑不攻自破。
2. 打破 “包治百病” 的偽神話:
監管部門早明確:保健品 “不能替代藥物”。但消費者總幻想 “吃了就能治病”,本質是健康認知的缺失。保健品是 “健康輔助”,不是 “疾病解藥”,就像寵物營養膏不能治貓瘟,人類輔酶 Q10 也治不了心梗。
3. 撕碎 “一刀切監管” 的偽正義:
監管該像 “手術刀”,而非 “搟面杖”:打擊虛假宣傳的騙子,更要給合規企業留活路。參考寵物市場的 “分級管理”(比如寵物食品分 “主食罐”“零食罐”),人類保健品也可按 “基礎營養補充”“功能強化” 分級規范,既堵死騙子的 loopholes,也讓正經產品光明正大賣。
人類的健康,不該比寵物卑微
當我們精心計算寵物的每日營養,卻把自己的健康交給 “順其自然”;當我們為寵物的保健品研究成分表,卻對人類保健品的科普嗤之以鼻 —— 這種雙標,比任何 “智商稅” 的罵聲都更諷刺。
保健品行業的未來,不該是 “和騙子劃清界限”,而是用科學擊碎偏見:讓研發透明化,讓功效數據化,讓科普常態化。畢竟,人類守護健康的決心,不該輸給一只貓和一條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