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是出了名的意志堅定、紀律嚴明,連日軍都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但八路軍的優良風氣也是得益于內部的不斷整頓,再難對付的隊伍都能被“鍛造”得脫胎換骨,344旅的蛻變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
在對日作戰上,334旅是極其出色的主力軍之一,由他們參與的町店戰斗給敵軍帶去了不小的打擊,大大延緩了他們的下一步行動,也為國人增添了抗日的信心。
在此之前,334旅的戰績也是可圈可點。
本來這是一件極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334旅的管理卻出現了很大問題,以致于讓以后位列元帥的兩位長官都有些拿不定主意,擔心難以鎮得住這個“古怪”的隊伍。
萬般無奈之下,上面不得不重視并采取行動。
那么,334旅到底是怎樣的情況呢?
山頭主義導致的排外心理
可以說,334旅的問題從建立之初就埋下了隱患。
它的前身是萬里長征第一個到達陜北的隊伍,因為他們不畏艱險,頑強拼搏,才為后來的紅軍開辟出一條通往勝利的道路。
從那時起,徐海東就作為領頭人帶領著他們。
他為人和善謙遜,十分善戰,即使在最困難的時期,徐海東寧愿拿出自己的全部身家相助,也沒有選擇過放棄。
徐海東
而隊伍里士兵都是烈士遺孤,大家都是差不多大的少年,又有相同的遭遇和一樣的雄心壯志,在條件特別艱苦的長征路上,互相依靠,相互取暖,在戰火的洗禮下早已成了心連著心的“一家人”。
由于他們先行到達陜北,與其它的紅四方面軍沒有在一起,就漸漸獨立了起來,這樣的局面導致的后果就是山頭主義開始在隊伍之中蔓延開來。
一直到334旅正式建立,徐海東擔任旅長一職后,這個問題都依然存在,并且還有了愈發嚴重的趨勢。
抗戰中的徐海東
所謂山頭主義說的通俗點就是“搞小團體”,他們在內部非常團結,可是對別的部門的同志就沒有那么尊重服從了。
這種情況對于共產黨的長期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并且當時抗日戰爭正是極其激烈的時候,黨內統一和團結的作戰基礎更加不能被動搖。
干部黃克誠到此處展開巡視檢查工作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問題,而且他們還沒有政委,政治思想工作相當于是個擺設,長此以往下去就很難再進行管理。
于是黃克誠將此事寫成了報告,順利引起了毛澤東的重視。
黃克誠
毛澤東便任命黃克誠為344旅的政委。
對于黃克誠來說,他作為“外部干部”,想要在這里順利地展開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毛澤東
一方面,344旅早已存在的山頭主義讓他們更加信任自己的老領導,黃克誠這個“空降兵”在他們眼里仿佛天然的隔了一層。
另一方面,紅軍到八路軍的轉變讓大家并不適應,他們的作戰經歷和能力雖然毋庸置疑,可是還不算是一支合格的軍事隊伍。
朱德知道這件事以后立馬決定親自走一趟,344旅是抗戰的重要力量,他必須幫助他們快速完成轉變。
團長叛亂,旅長病重
有了朱德總司令在此坐鎮,黃克誠的工作開展得也就順利多了,344旅的情況一下子改善了不少。
就在大家都漸漸放下心來的時候,344旅卻又發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687團的團長張紹東叛變了。
張紹東
張紹東年少就跟著徐海東一起并肩作戰,是他極其信任的部下,也是我軍寄予厚望的軍事人才。
可惜他跟著自己的參謀長一起走上了墮落的道路,竟然利用自己的職權侵占財物。
徐海東
現在黨內的政治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徐海東又察覺到了他的行為,張紹東深感共產黨的軍隊已經待不下去了,所以決定轉投國民黨軍。
他不僅自己要逃走,還帶了兩個營的部隊跟他一塊走,所幸黃克誠的政治思想建設對大家產生了影響,大部分人知道了張紹東的真實意圖以后拒絕離開,并連夜返回了營地。
等到徐海東知道張紹東叛逃以后,頓時急火攻心,吐出大口的鮮血,本就傷病纏身的軀體看起來搖搖欲墜,上面便立即下令讓他卸下擔子回后方接受治療。
這下344旅的得力團長背板革命信念出走,旅長又因為病重不得不離開,那么到底委派誰當新任旅長能鎮得住這個場面呢?
1957年徐海東(右)黃克誠在閱兵典禮上
朱德知道徐海東在344旅眾人的心中擁有極高的威望,不是別人能夠輕易撼動的。
而且徐海東本人的能力和功績極高,他擔任旅長這個職位本身都算是委屈的了,新的旅長人選必須要讓大家心服口服才行。
朱德、徐海東(左)、林伯渠等在西安
344旅情況特殊,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內部提拔,687團的副團長田守堯就是全旅上下一致認為的最合適的代替徐海東成為新旅長的人。
田守堯
大家意見一致,朱德又了解到田守堯本人的能力和資歷在眾人中十分出色,而且他的黨性還很強,也是跟著徐海東一路走來的老干部了,便也同意了這個提議。
可是毛澤東收到報告以后卻提出了反對意見,這讓朱德大為不解。
毛澤東
委派干將,隱患解決
本來朱德和田守堯都以為當旅長這件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可誰知道毛澤東的意思是要委派朱德之前看好的楊得志上任344旅的新旅長。
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楊得志
毛澤東很快給朱德作出了解釋,原來是因為344旅的思想政治工作雖然很有成效,但還是進行得過于緩慢,這也影響到了他們提升作戰能力的成熟度,戰爭形勢的危急不會允許他們慢慢成長。
而344旅最大的問題就是山頭主義過于嚴重,現在徐海東因為病情原因退了下來,楊得志的資歷與他不相上下。
更重要的是,此人紀律嚴明,在作戰方面很有頭腦,從不拘泥于“死方法”,他一定能帶給344旅一股新風氣。
朱德明白了毛主席的用意,年輕氣盛的田守堯卻很不服氣,他認為這是上面對他的不信任,心里一直憋著一股氣,誰都不怎么搭理。
344旅為徐海東舉行歡送會的時候,田守堯竟然直接躲了起來,大家也都發現他沒有出席,整個旅到處都彌漫著一股別樣的氛圍。
這下朱德徹底動了氣,因為田守堯是在用個人情緒影響大家,他此時已經忘了集體,心中只有自己,如果人人都是如此,還怎么能對抗侵犯國土的敵人呢?
朱德
于是344旅立即召開了一場緊急會議,朱德總司令親自到場發言。
面對田守堯的冷臉和其他干部支支吾吾的樣子,朱德極其嚴肅地告訴大家,組織的紀律是任何人都不能破壞的,即使有再大的功勞也要聽從安排,否則這樣的隊伍就是一盤散沙。
朱德
聽到這里,在場的人,尤其是田守堯不由得內心一震,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團隊的士氣得以重新調整。
而當楊得志上任344旅旅長以后,果然如同毛澤東所料想到的那樣,與政委黃克誠配合默契,使344旅的紀律性得到了很大的加強。
在新的戰役中,344旅依然保持著亮眼的成績,大家都很佩服楊得志旅長。
值得一提的是,田守堯從開會以后也表現良好,再也沒有出現因為個人情緒不滿組織的情況。
楊得志
山頭主義已經在344旅的內部徹底不存在了,他們終于蛻變成了紀律嚴明、堅硬如鐵的雄兵。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隊伍存在,才有了中國人民的最終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