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伴隨著特朗普對全球發出關稅通牒之后,眼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給美國發來郵件,特朗普宣稱要在8月1日繼續加征關稅。
與此同時,特朗普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嚇唬人,連續對14個國家發出郵件。
從8月1日開始,對日韓征收25%的關稅。
注意,這個關稅是獨立于現有的關稅之外,相當于是加征25%的關稅。
同時對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突尼斯、波黑、南非加征25%的關稅。
對印度尼西亞加征32%的關稅。
對孟加拉國、塞爾維亞加征35%的關稅。
對柬埔寨、泰國加征36%的關稅。
對老撾、緬甸加征40%的關稅。
可是君明通過與特朗普4月2日宣布的關稅稅率,與8月1日要加征的關稅稅率進行對比之后發現,幾乎沒有太大的出入。
在4月2日,美國對日本的稅率為24%,7月7日為25%。
對韓國的稅率4月2日為25%,7月7日為25%。
對哈薩克斯坦的稅率,4月2日為27%,7月7日為25%。
對馬來西亞的稅率,4月2日為24%,7月7日為25%。
對南非的稅率,4月2日為30%,7月7日為30%。
對老撾的稅率,4月2日為48%,7月7日為40%。
對緬甸的稅率,4月2日為44%,7月7日為40%。
對突尼斯的稅率,4月2日為28%,7月7日為25%。
【特朗普連續對14國,發出關稅郵件】
從7月7日特朗普的表現來看,似乎并不認為自己在4月2日開出的稅率有多么離譜。
而且特朗普在給各個國家元首的郵件中明確表示,還特意在稅率之前加上了“僅”這個詞。
意思就是說自己很慷慨,沒有加征太多的關稅。
也可以說,這是特朗普知道美國無法對中國加征關稅,否則就會面臨對等反制,既然美國在關稅戰方面不是中國的對手,只能選擇對這個14個國家下手。
但是就在特朗普發出郵件之后,中方專機從歐洲起飛,降落在了馬來西亞,中國外長開啟為期四天的會議。
意思很明顯,美國選擇“棍棒相加”,我們選擇友好協商,用自由貿易聯手反制美國。
畢竟,美國除了沒有搞定中國之外,連歐盟、墨西哥、加拿大和印度都沒有搞定。
甚至印度商工部長還表示,印度將從實力地位出發與美國談判,不接受所謂截止日期的約束。
特朗普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估計快氣炸了,印度人這明擺著是搶自己的臺詞。
更加沒有想到,中國會反制美國就算了,歐盟也反制美國,墨西哥與加拿大居然也反制美國,甚至連印度都反制美國。
如果特朗普一個國家都搞不定,就沒辦法向選民交代。
屆時,必然會影響明年的中期選舉。
這個時候,特朗普只能選擇對那些小國家下手,或者說以美國如今的實力,也只能對這些小國家下手。
日韓自然是首當其沖的目標,其次就是東南亞國家。
可以看得出來,越南是最早服軟并妥協的,雖然美越還沒有簽署協議,但是特朗普已經公布了相關條款,即便如此,越南還面臨加征20%的額外關稅。
這一點,確實讓越南有點蒙圈了。
而且特朗普對日韓加征25%的關稅,已經是此次14個國家中,稅率最低的存在。
按照特朗普的設想,日韓估計得對自己三叩九拜,感謝自己高抬貴手。
同時,按照這個原則推斷,所有和美國做生意有順差的國家,似乎都要面臨被美國加征不低于25%的關稅。
甚至30%以上稅率的也不少。
就算和美國只有一小部分貿易往來的國家,也面臨被加征10%的額外關稅。
此前特朗普在美越貿易協定中重點規定對“轉口貿易”的限制,宣稱對查實的轉口貿易將翻倍收取關稅。
我們當時提出強烈抗議,因為這一點就是沖著中國來的。
否則在越南已經退讓和妥協的前提下,還要加征20%的關稅,屬實有點過分。
但是特朗普的目的就是要杜絕越南進行轉口貿易。
【越南對美國妥協,不止背刺中國】
如果美國將中國稅率恢復到34%,那么我國也會對美國加征34%的關稅。
這種對等反制,一直飆升到125%之后,我國拒絕繼續反制。
因為繼續跟下去,毫無意義可言,只是單純的數字游戲。
中國上一次對美國反制的結果,就是美國物價崩潰,貿易陷入混亂之中,無奈之下的特朗普,只能選擇取消對華商品征稅。
可不是因為心軟才取消的。
當時,關稅從125%下降之后,特朗普降多少,我們就降多少。
最終美國選擇下降到10%而不是34%,完全是因為美國需要穩住物價。
那么到了八月中旬的時候,美國的情況會有所好轉嗎?
只能說很難。
畢竟在4月份的時候,美國只針對中國征稅,就導致美國經濟貿易崩潰。
按照目前的趨勢,特朗普準備在八月份先對其他國家進行征稅。
那些對美順差越大的國家,反而會面臨更高的稅率。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確認,最終美國的目標還是中國。
此次特朗普給14個國家連續發出郵件,就是最好的證明,先對付小國家,再對付中國。
如果連這些國家都搞不定,那特朗普可就丟人丟大了。
如果成功征稅,美國的物價就會暴漲,壓力比4月份還要大。
意味著8月份的美國經濟市場會更加混亂。
畢竟,在4月份的時候,僅中國硬剛到底,都能讓美國經濟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進入8月份之后,如果一堆中小國家均接受美國的高關稅。
難道特朗普敢在美國經濟壓力飆升之際,繼續和中國打響關稅戰?
中美如果再度打響關稅戰,都不需要用腦子想,用腳趾頭都知道美國贏不了。
別忘了,如今我國手握稀土牌,隨時可以讓美國軍工的生產線停工。
對此,特朗普自然需要謹慎對待。
這對于我們而言,就是一個機會,一個聯合小國家一起反制美國的機會。
否則我國外長為何要乘專機抵達東南亞?
說白了,就是談合作,談自由貿易去了。
按照相關消息顯示,我國外長抵達馬來西亞之后,會連續召開四場重要會議。
分別是中國-東盟外長會議、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東亞峰會外長會議以及東盟-中日韓外長會議。
【中國外長抵達東南亞,連開4場會議】
原本這只是年度的例行會議,但是在美國密集揮舞關稅大棒的前提下,關稅成為繞不開的話題。
甚至可以說是必須討論的問題。
尤其是此次會議的東道主馬來西亞,已經收到特朗普加征25%的關稅郵件。
其余的東盟國家,印尼被加征32%的關稅,柬埔寨和泰國被加征36%的關稅,老撾和緬甸被加征的關稅更是達到40%。
就連日韓都面臨加征25%關稅的情況。
而我國此前已經帶頭反制美國關稅霸凌,給全球國家都樹立了榜樣。
這個時候,如果東南亞國家能和我們聯手反制美國,聯手對抗霸權。
甚至和中國開啟自由貿易,那美國最終一事無成。
意味著特朗普想通過短期的關稅政策,來扭轉美國的貿易逆差,實際上很有可能會犧牲美國的長遠發展和國際聲望。
最終換來的結果就是得不償失。
甚至會間接促成中國和東南亞進一步深度合作。
這就讓君明想起了坊間對特朗普的“愛稱”,也許真的不是空穴來風。
此人真的是“為祖國發展而鞠躬盡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