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榜——迭部、臨潭兩縣公路沿線、村頭村尾較前兩個月相比環境衛生整治有很大提升;瑪曲、夏河、臨潭三縣積極落實環境衛生整治專項資金,更新設施設備,補齊垃圾末端處置短板,為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奠定了基礎;
黑榜——部分鄉鎮及村內護欄、排水渠、籃球場、廣場健身器材等基礎設施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現象,群眾愛護公物意識不強,人為破壞較嚴重;部分國道公路沿線廢舊電桿、廢棄管道亂堆亂放現象突出,高速公路施工路段帶泥上路、揚塵污染比較嚴重;
這是2025年5月甘南州全域無垃圾專項督查紅黑榜總結性報告里的文字內容,紅榜對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做得好的縣市、鄉鎮、街道進行表揚,黑榜對做得不到位的地區進行批評。報告不僅有文字說明,還有拍攝的城鄉環境圖片,真實展示各地區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開展情況。
這樣的報告,每個月都會準時發布在甘南融媒公眾號上,供大家閱覽借鑒。
為縱深推進全州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向更高標準、更高水平發展,甘南州環境衛生專項督查組每月對全州8縣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明察暗訪,查看各地工作是否落實到位。
這是甘南州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家園的重要舉措之一。
近年來,甘南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全方位、分層次、有步驟地推進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
甘南州建立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領導體系、組織體系和責任體系,頒布實施《甘南州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治理條例》,制定《全域無垃圾治理專項規劃(2021—2025)》,建立健全實施方案、工作標準、考評辦法等一系列制度,進一步推動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向法治化、制度化、規范化運行。州委領導調研指導、督查檢查、解決問題,擔當環境治理的“指導員”“協調員”和“督查員”;各級各部門切實將全域無垃圾工作作為“分內事”,逐級靠實責任,指導督促落實;州縣人大、政協持續開展調研督導,全州上下形成了上下齊心、綜合發力的良好局面。
如何具體推進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
在城市社區,甘南州重點整治垃圾亂放亂倒、廣告牌匾亂貼亂畫、商鋪攤點亂擺亂設等現象,拆除違章建筑,推行“五化”(環衛隊伍專業化、清掃保潔精細化、作業標準科學化、監督管理信息化、運作機制市場化)模式。
在鄉鎮村組,重點圍繞鄉鎮駐地、農牧村組和家庭院落,以“戶收集、村集中、鄉鎮處理”為標準,全力實施“三清三改”(清垃圾、清塑料、清廢棄物,改造廁所、改造圈舍、改進垃圾處理方式)。
在景區景點,按照“四有”(有特色的環衛基礎設施、有專業的環衛保潔隊伍、有專職和兼職的監督管理機構、有健全完善的長效機制)標準,大力改善環境衛生狀況,做到視線所及無垃圾。
在公路沿線,改造美化各類墻體、建筑立面、護坡墻面,全面清除沿線廢棄建筑垃圾,引導農牧民群眾承接本村周邊公路沿線清掃保潔。
在河道水域,逐級建立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河長的“雙河長制”,突出河道、湖面、水庫、排洪溝渠等重點部位,在加大亂占、亂采、亂倒、亂建“四亂”現象綜合整治基礎上,大力實施生態護岸、水質修復、河道景觀“三大工程”建設。
此外,甘南州還加大治理資金投入,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4.16億元,配備垃圾清運車3464臺,建設垃圾中轉站33座,設置垃圾收集點1.13萬個、環衛工作站217個。目前,全州已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52座,全州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設施覆蓋率達100%,農牧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覆蓋率超85%。
如今的甘南,天藍水綠、干凈整潔、美麗宜居,實現了4.5萬平方公里青山綠水大草原“全域無垃圾”的目標,正以全新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蔡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