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一名女性科學家,在進行一項試驗時,不慎將兩滴化學試劑滴在了乳膠手套上。僅15秒后,她摘下手套,用大量的水清洗雙手,手套完好無損,可就是這短短的十五秒鐘,卻宣告了她的“死刑”!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化學實驗室中,一位化學教授堪稱全副武裝,正聚精會神地準備實驗。
教授名叫凱倫·維特哈恩,每天進入實驗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嚴格按照程序將自己包裹起來,因為她要接觸研究的很多物質都含有劇毒,稍有不慎就有生命危險。
凱倫從來不放松標準,即使防護裝備悶熱不透氣,她也會一絲不茍的穿好。
隔離實驗服包裹全身,厚實的護目鏡保護眼睛,一次性乳膠手套保證安全,還有口罩防止吸入有害氣體。
一切準備就緒,凱倫坐進實驗室的通風櫥前,開始自己的日常工作這天跟她搭檔的是博士后大衛。
“二甲基汞極為危險,請一定按照操作要求,任何步驟都要小心。”
凱倫再次強調了一遍,大衛嚴肅地點點頭,從玻璃通風櫥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了裝著二甲基汞的透明容器。
這種叫做二甲基汞的化學物質,看上去透明如水,沒有任何特殊的特征,可是毒性極強,沾染上一點兒也會帶來嚴重的后果。
大衛不敢掉以輕心,在打開容器蓋子之前,他將裝著二甲基汞的瓶子放在冰水中,給密封的瓶子降壓。
化學物質極為不穩定,即使妥善保存,也可能因為內部壓力過高,再打開時發生噴濺,因此必須考慮到各種意外情況。
等到瓶子已經充分減壓,大衛才將仔細打開了瓶子的封蓋,交給凱倫進行操作。
凱倫用玻璃管吸取了一定的液體,然后將剩下的二甲基汞轉移到另外一個容器中密封。
正當凱倫全神貫注的操作的時候,手中的移液器卻突然失去了平衡,她眼疾手快穩定住了移液器,沒有造成二甲基苯傾倒的慘劇。
然而就是這個小意外,造成了移液器的晃動,器材上掉下來一兩滴二甲基汞,剛好落在凱倫左手的手套上。
這是意料之外的事故,凱倫發現后先是一愣,然后慌亂了一下,隨后便想起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整個過程不到15秒,凱倫就迅速來到沖洗臺,脫掉手套,徹底沖洗雙手。實驗室發生的這一切,全都都符合化學實驗流程,遵守實驗室的安全程序。
凱倫和大衛,都沒有將這個意外放在心上,他們順利完成工作,各自下班回家。
這個普通的周三工作日,就是悲劇降臨到凱倫身上的那一天。159天之后,凱倫突然失去了身體的平衡,她步履蹣跚在家中摔倒。
隨后情況逐漸惡化,短短5天內,她接連出現耳鳴、視力消失、語言功能退化等癥狀,同時還伴隨著體重銳減,惡心嘔吐、腹瀉疼痛等現象。
醫生告訴凱倫,她可能是汞中毒。凱倫每一次進入實驗室都做了周密的防護,從未暴露在劇毒化學物質中,除了那一個周三,兩滴二甲基汞意外滴在了她的手套上了。
這就是凱倫中毒的源頭,醫院對凱倫進行了檢查,發現她體內血汞含量超過汞中毒閾值的80倍,中毒情況十分嚴重。
醫院立刻開始拯救凱倫的生命,用藥物中和凱倫體內汞的含量,幫助凱倫排出汞,甚至采用換血的方式降低凱倫的血汞。
然而治療效果微乎其微,凱倫得到短暫的緩解,不久后血汞含量再次飆升,汞中毒擊潰了凱倫的神經系統,她喪失了對視覺、語言和光線的反應能力。
“快去檢查所有參與過二甲基汞實驗的研究人員!”
在病床上,凱倫艱難地寫下了這個要求,擔憂其他人也受到影響。萬幸的是,其他人都是正常的,不幸的是,凱倫卻在生死邊緣徘徊,靠著醫療儀器勉強維持生命。
凱倫的遭遇讓所有學院師生非常震驚,他們迫切尋找真相,一個完全符合標準程序的試驗,為何會讓凱倫中毒。
經過仔細檢查,大家最終發現,問題出在操作二甲基汞時要求佩戴的手套,不同廠商要求不同,有個廠商干脆寫著佩戴不會滲透的手套,然而沒有手套是完全不滲透的。
凱倫用生命為代價,讓化學界發現了這個致命的隱患,警告同行不能佩戴乳膠手套操作此類物質。
參考資料:幾滴漏在手套上的試劑,殺死了一名博士生導師.北京科協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