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一名英國人抽完香煙后,隨手將煙頭一扔就轉身離開了,但他不知道,就是這個煙頭,導致了一場持續燃燒100多年的“世紀大火災”。
印度東部有一片“寶藏地帶”,那是被稱為賈里亞煤田的地方,這個煤田煤層多且厚,淺媒數量也十分驚人,成為了當地經濟的重要支撐。
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賴以生存的正是這些較易開采煤,甚至連三歲小孩都知道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背上籮筐去煤礦剪撿煤,如果運氣好能撿到一些品質好的煤,他們幾天的生活費就不用愁了。
撿煤這活又累掙得又少,但已經是他們最重要的經濟來源,甚至有些孩子不惜輟學來加入挖煤的工作中減少家庭負擔。
雖然辛苦,但他們好歹能從這樣的生活中討口飯吃,而一個英國工程師的到來將這一切都毀了。
那天,英國工程師叉腰站在煤礦上看著不遠處的工人施工,等他一支煙燃盡,便隨手扔到了地上,他清楚這片煤礦易燃特地用皮鞋腳尖捻了一下。
當他轉身離去的時候,一陣風帶過,煙頭瞬間煥發生機,迅速與地面上的煤炭融為一體,一場曠日持久的大火開始了。
這場災難來的猝不及防,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最早是人們感受到了地表溫度的升高,由于貧窮,那里的很多孩子都是光著腳的,有些大人也不例外。
感受到這一點之后,他們也沒有進行探究的意思,畢竟這不是他們該關心的事情。
在他們看不到的地下,火舌猖獗的不斷吞并著附近的礦產,火勢大到連地表上的裂縫都不斷噴涌著火星子,當人們發現的時候,驚慌失措的喊來了公司負責人。
最初,他們采用了保守的方式滅火,但地下豐富的礦產資源為火勢提供了絕佳的有利條件,于是這個方法沒有奏效,此后,他們又繼續嘗試各種不同的方式,為了能盡可能的保住他們的礦產資源,礦產公司也難得上心了不少。
而不管他們怎么嘗試,這場火都沒有消停下來反而牽連了不少周圍的礦產,導致燃燒后產生的煙塵包括有害氣體成為人們生存的重大威脅。
眼看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礦產公司干脆不白費力氣了,為了能盡可能的開采這片土地的礦產資源,他們依舊在毫無底線的壓榨著當地的勞動力。
每天光腳踩在60攝氏度的地面上已經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空氣中那些刺鼻的味道更是對他們的身體造成了重大傷害。
地下的火依舊在燒,地上的人們也依舊在為了生存不斷努力,這件奇聞被報道之后得到了很多負面的影響,很多人都關注到了這群勞工的權益,認為公司不應該這樣壓榨他們,畢竟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導致那個地方的大部分勞動力在不惑之年就離開人世。
在輿論壓力下,公司不得不佯裝成具有人道主義光環的樣子,在別的安全地區建立了安置房。
但出乎意料的是這里的人根本不愿意離開,因為他們如果離開同樣意味著死亡,到了新的地方他們沒有生活和經濟來源,將會過得更加痛苦,同時還有一個殘酷的現實便是,很多人甚至連搬家用的車都雇不起。
這些都在公司的掌握當中,他們預料到這一點之后就連安置房都沒有建多少,即使有家庭入住,里面的空間也小的嚇人,當地的很多人們依舊在那里生活著。
在那里,煤礦堆突然起火已經成了他們習以為常的事情,雖然這樣的工作很傷身體也極度危險,但現實的壓迫還是讓人們選擇走這條同樣看不到的光的道路。
而這場大火也一直在持續,直到如今那里的人們依舊生活在火災的陰影之下,其它地區的礦產也深受其害,徹底撲滅火災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不知道什么時候印度才能踏過這個坎兒?
信息來源:光明網2018-12-23《印度“火焰山”燃燒100年至今未撲滅,印媒:浪費太多自然資源》的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