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7月3日,中國外交部證實正與韓國溝通李在明出席9·3閱兵事宜,韓媒稱中方已發出正式邀請。
中方這次邀請不一般。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在首爾與韓國外交部東北亞及中央亞局局長姜英信會談時,當面遞出了邀請函。而對于特朗普可能出席的傳聞,外交部回應“暫無信息”。這種差異,讓外界看到中方對中韓關系的重視。
李在明(資料圖)
李在明上臺剛過一個月,中方的邀請就來了。這和他的一系列表態、行動分不開。他提出“以國家利益為中心的實用外交”,說中美都是韓國朋友,要和中國搞好關系。這和尹錫悅政府“親美疏華”的路子完全不同。
《時代》周刊曾問李在明,臺海有事韓國會不會軍事介入。他說,只有外星人入侵時才會考慮。這話聽著像玩笑,實際是說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韓國不想摻和。
對朝鮮,李在明也有動作。上臺就取消對朝軍事廣播,呼吁對話。這讓半島局勢緩和不少,中國周邊也安穩了些。
李在明(資料圖)
李在明自己怎么看?7月3日記者會上,他說“將盡快改善韓中關系”,還強調要以韓美同盟為基礎。“盡快”兩個字,讓人覺得他想抓住這次機會。畢竟剛上任,能和中國領導人當面聊,比打電話實在多了。
但他也在猶豫。韓方說要考慮中韓關系、美韓關系等因素。李在明上臺后的通話順序能說明點問題,先美國,再日本,然后才是中國。
特朗普的態度很關鍵。要是特朗普也收到邀請并答應來,李在明大概率會來。要是特朗普不來,李在明就得掂量對美韓、韓日關系的影響,可能就不來了。
現在特朗普對華有點不一樣。伊以停火后,他說中國可以繼續進口伊朗石油,變相承認攔不住中國能源安全。北約峰會聯合聲明里的涉華負面內容,也是他讓人刪掉的。還打算帶商務代表團訪華,貿易戰策略好像轉向務實了。
李在明(資料圖)
這些變化,會不會讓他對李在明出席閱兵不那么反對?不好說。
韓國內部意見也不一致。保守派和親美勢力雖然不如以前,但在外交安全部門還有不少關鍵崗位。李在明要是輕易答應,可能被罵“背離韓美同盟”;不答應,又會被說“對華緩和是空話”。
歷史上有過類似情況。2015年樸槿惠參加中國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支持率上去了,中韓關系也回暖了。文在寅任內想修復關系,去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但受美國“中美競爭”戰略影響,沒多大突破。尹錫悅上臺后,全盤否定前任,對華很強硬。現在尹錫悅的影響還在,李在明想搞“實用外交”,不容易。
經濟上,韓國對華貿易順差一直在縮,急需重啟中韓自貿協定升級談判。這也是李在明可能考慮的因素。
中方對出席11月韓國APEC峰會還沒松口。說是要看看局勢,還要摸摸李在明政府對華政策的真實立場。邀請他來閱兵,也算個測試。
李在明的“實用外交”,想發展中韓、韓朝、韓俄等關系。這次閱兵普京也會來,對他來說是個好機會。
但現在中美競爭這么激烈,韓國想像樸槿惠、文在寅時期那樣搞平衡,很難。
要是特朗普8月前確定訪華,李在明跟著來的可能性很大。要是美國不來,韓國可能派總理或外長來,既回應中方,又給美國留面子。
李在明面臨的壓力不小。來,有國內的聲音反對;不來,又可能錯過改善關系的機會。
中方誠意夠了,邀請函都親手送到了。到底來不來,就看李在明怎么權衡,看特朗普那邊的動靜。這決定,不僅影響中韓關系,也會牽動東北亞的局勢。
現在離9月3日還有兩個多月,局勢可能還有變化。李在明的最終決定,值得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