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南昌7月9日電 題:“新村民”帶來新業態 江西鄉村展新貌
中新社記者 李韻涵 龐無忌
咖啡館、書吧、手工作坊、窯烤面包……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湖陂村,“新村民”帶來了新業態,讓這個曾一度成為“空心村”的濱湖鄉村有了新面貌。
記者8日來到湖陂村,這里地處青嵐湖與撫河交匯處,綠水環繞間,2000余棵池杉倒映如畫。正值盛夏時節,夏候鳥在此筑巢繁衍,水面樹頂白鷺成群,形成了一片獨特的濱湖濕地景觀。
7月8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湖陂村,2000余棵池杉倒映如畫。中新社記者 龐無忌 攝
在村口不遠處,一間藏在老房子里的咖啡館映入眼簾。“讓全村都喝上咖啡,是咖啡人不可推卸的責任。”一句有趣的標語,吸引了無數村民與村外的年輕人打卡。
“我生于這里,但長于城市。回到鄉村的初衷并不是為了創業,而是想回歸自然,同時也想把城市的一些業態帶回鄉村。”“想讓全村喝上咖啡的”的彭白玲既是湖陂村人又是“1號新村民”。
“以前的村民喝不慣咖啡,但現在村民有空就會來這里喝杯拿鐵,一起嘮嘮嗑,談談村里的新變化。”彭白玲將親戚留下的老房子改造成咖啡店,整體房屋只修不換,老房子既存古韻又添新意,成為村民與游客的“鄉村驛站”。
7月8日,在湖陂村村口不遠處,一間藏在老房子里的咖啡館映入眼簾。中新社記者 李韻涵 攝
據湖陂村駐村第一書記劉昌介紹,該村實施了“三新”計劃,即培育新農人、招募新村民、發展新業態。希望能把城市中一些向往農村生活的年輕群體招募至鄉村中來,讓古村落有新生機。
劉昌表示,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來村里開發新業態,村里不僅做好基礎設施建設,還將免費幫新入駐的村民配套水電設施,同時保障10年至20年的穩定租期。
湖陂村已從曾經的空心村,到如今老宅基地改造房源供不應求。面包店、民宿、劇本殺店、研學基地、露營基地等業態紛紛入駐,一個鄉村“潮玩社區”正在顯現。去年,該村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
“隨著季節更迭,這里夏候鳥與冬候鳥會輪番登場,能真正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45歲的嚴國棟是湖陂村的“新村民”之一,他住在南昌市區,每周都會到湖陂村“打卡”。記者到訪時,他租下的院子里曬著薄荷,鄰居家養的雞就在不遠處溜達。
嚴國棟表示,新村民們帶來了許多新的產業,希望能帶動原來的村民們共同建設,并期待新老村民更好地融合。
7月8日,一位小朋友正在湖陂村的書吧內看書。中新社記者 李韻涵 攝
“現在村里不僅環境好、業態多,還帶來了很多新的文化理念。”湖陂村村民朱珠作為村里的原住民之一,十分欣喜村里的變化。在她看來,不論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還是世界各地的攝影愛好者,都給村里帶來了新的生命力。
“年輕人回到鄉村并不是為了逃避城市生活,而是發現了鄉村生活的發展空間也是無限大的,所以現在村里的老房子都快不夠租了。”南昌縣塔城鄉黨委書記楊建輝表示,未來將以點帶面,把新業態逐漸發展至周邊村莊。(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