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凌晨,深圳某大廠突然發通知,宣布從第二天起停工6個月,這家企業曾經是行業龍頭,產品年銷量達到5000萬臺,賣到全球80多個國家。
然而,這份深夜通知卻讓員工措手不及,第二天清晨,他們發現自己不僅面臨失業,還被公司門禁拒之門外。
那么這家公司為何會突然從巔峰跌落谷底?公司的老板現在又身在何處呢?
- 羅馬仕員工表示進公司的門禁已經被取消了,進去拿東西經領導批準可以,被公司安排的幾個人盯著拿,拿完就走
事件經過
關注新聞的人應該已經猜到了,這家就是深圳羅馬仕科技有限公司,兩天前還信誓旦旦辟謠“倒閉傳聞”的充電寶巨頭,一夜之間人去樓空,有人猜測老板早已跑路。
羅馬仕官方
這可不是空穴來風,早在兩個月之前,老板就精準卡點卸任法定代表人,財務部裁得僅剩下自己親戚,五大高管全部退群。
停工前緊急招聘100名外包客服處理召回,卻將700名正式員工“放假”,通知規定,首月工資按原有標準發放。
圖源網絡
但從第二個月起,員工每月只能領取深圳最低工資標準2520元的80%,也就是2016元的生活費,在深圳這樣物價高企的城市,2016元的月收入難以維持基本生活,員工的生活節奏被徹底打亂。
部分員工表示,停工通知發布前毫無征兆,公司沒有與員工協商,也沒有提前溝通,讓人措手不及。
一些正在外地出差的員工處境更為尷尬,手中的差旅費用報銷無人處理,金額從幾百到幾千元不等,有員工透露,公司的賬戶已經沒有錢了,員工的工資和福利發放成問題。
危機根源
這場危機的根源得從幾個月前說起,3月,一架從杭州飛香港的飛機上突然起火,行李架冒出濃煙,機組人員忙了20分鐘才把火撲滅,飛機只能緊急降落在福州。
火被撲滅
調查發現,起火是因為乘客帶的羅馬仕充電寶過熱失控,這件事很快上了新聞,羅馬仕的品牌名聲受到影響。
之后幾個月,充電寶自燃和爆炸的事件接連發生,公眾開始擔心產品質量,北京幾所高校甚至發通知,要求學生和老師停用羅馬仕充電寶,因為覺得這個牌子的產品更容易出問題。
網傳截圖片段
產品質量出問題不是偶然,羅馬仕一直靠低價吸引消費者,所以銷量一直都很不錯,可低價背后是成本壓縮,尤其是充電寶的核心部件電芯,質量很難保證。
為了省錢,公司把生產大多外包給代工廠,這種方式成本低,但對質量的把控很弱,產品穩定性差。
一旦出了問題,低價策略的短板就暴露出來,電芯關系到充電寶的安全,成本壓得太低,安全隱患自然就多。
諷刺的是,面對輿情,羅馬仕起初強硬否認:“未收到北京市教委正式通告”,直到6月2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暫停其所有快充產品3C認證。
羅馬仕充電寶
民航局禁止無3C標識充電寶登機,企業才被迫召回將近50萬臺缺陷產品,可召回過程不順利,有些消費者按要求處理了產品,結果只拿到很少的補償,很多人不滿意。
網上消費者的投訴越來越多,羅馬仕的名聲進一步下滑,同一時間,公司的3C認證被暫停,快遞和航空公司開始限制運送羅馬仕的充電寶。
3c認證被撤
消費者退款排隊17萬位,各大電商平臺也把產品下架,曾經的行業大牌,現在幾乎在市場上消失。
行業寒冬更是雪上加霜,2024年移動電源均價暴跌12%,核心原材料卻漲價23%,中低端產品毛利率被壓縮至個位數。
更致命的是手機廠商的“生態絞殺”,充電寶與手機捆綁銷售的模式,讓第三方品牌生存空間日益狹窄,羅馬仕曾試圖突圍,重金押注戶外電源與無線充電新賽道。
可殘酷的現實是:新品營收占比不足5%,東莞基地設備利用率連續三季低于40%,庫存周轉天數長達180天,轉型夢碎,現金流枯竭,終究還是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無論是客梯還是貨梯都嚴防死守,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
這場危機從產品質量到經營策略,再到市場信任,層層遞進,羅馬仕的問題不只是自己,還反映了行業低價競爭和代工模式的局限,企業在成本和質量間要找到平衡,才能走得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