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W.n
七輪談判無疾而終,日本強硬到底,特朗普憤而發出加稅通知函。而在一周前,中國剛對日本水產品解禁。在美國對日高舉關稅大棒的當下,中國此舉可謂是“雪中送炭”。
日前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宣布,自8月1日起,對日本、韓國等14國征收新關稅,稅率從25%到40%不等。特朗普還給這14個國家發去關稅信函,其中給日本的信函是第一封發出的。
還記得之前白宮不斷放風,說要一家一家談判,還說考慮“延緩90天”,現在看來全都是煙霧彈。而之所以率先發給日本,也是特朗普深思熟慮的結果。
賬本翻開,昔日盟約不如真金白銀
美日同盟,曾是亞太地區幾十年不變的定海神針。華盛頓一聲令下,東京鮮有不從。但這一切,在特朗普喊出“美國優先”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要變天。在他那本生意經里,盟友的忠誠度,遠不如資產負債表上的數字來得實在。
一紙加征25%到40%關稅的通知函,結束了長達七輪的貿易談判。而名單上第一個赫然在列的名字,就是日本。這絕非偶然,而是華盛頓一場蓄謀已久的“敲打”。
特朗普的眼睛,死死盯住了日本的汽車產業。每年上百萬輛日本車,浩浩蕩蕩地駛入美國市場,這在他看來,簡直就是從美國工人兜里掏錢。他要的很簡單:要么把工廠搬來美國,要么就敞開大門,讓美國車開進日本。加稅,就是那根最簡單粗暴的撬棍。
更讓他不爽的,是日本在談判桌上的“頑固”。尤其在汽車和農產品問題上,東京寸步不讓。這徹底點燃了特朗普的怒火,他覺得這個被自己罩了幾十年的小弟,簡直“被寵壞了”。安全保護費交了這么多年,現在讓你在經濟上出點血,怎么就這么難?
甚至連日本取消一場“2+2會談”的舉動,都被解讀為一種挑釁。華盛頓選擇在日本國內選舉前夕發難,無疑是想把刀架在時任首相安倍晉三的脖子上,逼他在民意和美國的關稅大棒之間,做個痛苦的選擇。
這套邏輯,看似精明,卻忘了最基本的人情世故:親兄弟,明算賬,可賬算得太精,兄弟也就沒得做了。
忍氣吞聲的劇本,這次東京不想演了
過去,面對美國的壓力,日本往往選擇“忍”字訣。但這一次,東京的腰桿,似乎挺得格外直。這種出乎意料的強硬,讓華盛頓的拳頭,結結實實地打在了一塊棉花上。
東京的硬氣,不是一時沖動,而是被逼到了墻角。
汽車,是日本經濟的命脈,是無數家庭的飯碗。美國25%的關稅一旦落下,對整個日本產業鏈的打擊,不亞于一場經濟海嘯。這不是錢的問題,是命的問題。在這件事上,任何一個日本首相都不敢輕易松口,否則無異于政治自殺。
同樣不能退的,還有農業這道防線。開放大米市場,對日本農民而言,就等于砸了他們的神龕。農業在日本,從來不只是經濟,更是政治,是維系地方選票的根基。特朗普想用美國的牛肉和小麥,敲開日本的農門,觸碰的是最敏感的神經。
安倍政府當時雖也面臨執政壓力,但他們看得很清楚:如果此刻對美國卑躬屈膝,只會輸得更慘。在國內民眾看來,對外軟弱比經濟困境更不可原諒。與其窩囊地讓步,不如硬氣地扛著。這種姿態的轉變,透著一股“我的命運我做主”的新味道。
隔岸遞來的橄欖枝,是善意還是算計?
就在美日關系陷入冰點,日本被關稅大棒逼得喘不過氣時,東方傳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北京的一個動作,時機拿捏得堪稱藝術。
就在美國宣布加稅計劃的前幾天,中國海關總署發布公告,有條件地解禁了部分日本水產品的進口。要知道,自日本核污水排海后,中國市場的大門就對日本水產徹底關上了,日本相關產業哀鴻遍野。
這一下局部解封,雖附帶了嚴格的審查條件,卻無異于久旱后的甘霖。
從經濟上看,中國是日本農水產品最大的買家。這扇門哪怕只是開了一道縫,也足以讓日本在和美國談判時,手里多一張牌。至少,美國不再是唯一的指望,市場的另一頭,出現了新的可能性。有了這份“托底”,日本的腰桿自然能挺得更直一些。
從戰略上看,這步棋走得更是高明。北京什么都沒多說,只是在最恰當的時候,辦了一件符合自身標準和程序的事。但它傳遞的信號卻無比清晰:當那個口口聲聲的盟友準備對你“抽血”時,一個曾經的對手,卻可能給你“輸血”。
這一拉一推之間,美國精心構筑的盟友陣線,被巧妙地撬動了。它讓日本,也讓其他正在觀望的美國盟友們開始思考:誰才是真正的朋友?當一個霸主開始靠“收割”盟友來維持體面時,是不是該為自己尋找新的出路了?
再牢固的同盟,也經不起反復敲打
這場貿易戰,讓美日同盟內部那些看不見的裂痕,清晰地顯現了出來。幾十年來,這段關系的基礎是“你保我安全,我跟你路線”。這是一個交易,但交易也需要信任來維系。
當美國開始把安全保護當成一種可以隨時兌現的“恩情”,要求日本在經濟上無條件償還時,這段關系的性質就變了。它不再是戰略合作,而成了一種赤裸裸的利益交換,甚至是不對等的盤剝。
信任這東西,打碎了就很難復原。美國揮舞的關稅大棒,打掉的不僅是日本的出口額,更是日本對這段同盟關系的信任感。一個總想著從你身上占便宜的“大哥”,你還愿意死心塌地地跟著他嗎?
這不僅僅是特朗普個人的行事風格,它更深層次地反映出美國實力相對下降后的焦慮。當無法再像過去那樣提供足夠的公共產品時,就開始轉向從盟友體系中“榨取”資源。這種做法,短期內或許能撈到一些好處,但長期來看,無異于飲鴆止渴。
牌桌正在重洗,人人都是局中人
美日之間的這場風波,只是全球秩序“大洗牌”時代的一個小小縮影。它預示著,那個由美國一家獨大的時代,正在不可逆轉地走向終結。
當“大哥”不再可靠,甚至會反咬一口時,“小弟們”自然會開始尋找新的抱團取暖方式。曾經被束之高閣的中日韓自貿區構想,似乎又重新變得現實起來。畢竟,地理上的鄰近、經濟上的互補,是任何跨洋同盟都無法替代的。
貿易戰里沒有贏家,但它卻是一個強大的催化劑,迫使每個國家重新審視自己的位置和未來的道路。
美國那根四處揮舞的大棒,最終很可能變成一把回旋鏢,傷到自己的同時,也意外地為對手和曾經的盟友們創造了走得更近的契機。
世界這艘大船,正駛入一片波濤洶涌的未知水域。舊的航圖已經模糊,新的秩序尚未成型。而這一切,才剛剛拉開序幕。
參考信源:
特朗普宣布對日韓等14國征收25%到40%的關稅,延長“對等關稅”暫緩期至8月1日——界面新聞2025-07-08
取消美日“2+2”會談,日本真硬氣了?關鍵時刻,韓國也發聲拒絕——量子評論2025-06-26
中國海關總署發布了有條件恢復日本部分地區水產品進口的公告,外交部回應——北京商報2025-06-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