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音的新劇剛播兩集,彈幕里就飄起“又是廢物”,這次官媒沒給面子,直接說他“戲路被標簽鎖死了”,2017年《我的前半生》里的陳俊生,出軌、懦弱,把“窩囊男人”演活了。
觀眾一邊罵他“沒擔當”,一邊追著看他怎么收場,他憑這個角色拿到白玉蘭提名,從此“廢物”成了他的流量密碼。
“國民演員”的背后是“國民厭倦”
2024年的春節檔,他一邊在賈玲的《熱辣滾燙》里客串,一邊又在張藝謀的《第二十條》里當主角,觀眾剛在影院送走他,打開電視,又能看到他,這種無處不在,正在稀釋掉他作為演員的神秘感和新鮮感。
觀眾的疲勞感,并非空穴來風,大家煩的不是雷佳音這個人,而是他塑造的那個“雷佳音式”角色——那個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一臉憋屈又無可奈何的窩囊中年人。
從《我的前半生》里那個讓人又恨又憐的“前夫哥”陳俊生開始,他似乎就一頭扎進了這條賽道,再也沒出來過。
以至于有官方媒體都曾不留情面地“提醒”,直指他戲路受限的問題,這幾乎是一種公開的警示:當一個演員的角色,可以讓觀眾閉著眼就預判出七八分時,危險的信號燈就已經亮起了。
他被“窩囊”的標簽,藏住了多少鋒芒?
可事實的另一面是,雷佳音恰恰是中國最頂尖的那一撥演員,他是繼孫淳之后,又一位同時手握電影金雞獎影帝,和電視白玉蘭、飛天、金鷹獎“視帝”大滿貫的男演員,這份榮譽清單,足以說明他的表演功力,絕不止于“窩囊”二字。
很多人似乎忘了,在被“陳俊生”這個標簽焊死之前,雷佳音的表演光譜要寬闊得多,他在《超時空同居》里,一人分飾兩角,一個是來自1999年的青澀設計師,一個是來自2018年的油滑地產大亨,角色之間切換自如,靈氣逼人。
在《刺殺小說家》里,他又能瞬間切換頻道,變成一個為了尋找女兒、不惜一切代價的父親,眼神里那股子狠戾和決絕,跟“窩囊”沒有半點關系。
甚至連那個讓他一飛沖天的“陳俊生”,當初他也是猶豫的,據說,是聽聞陳道明說“若年輕三十歲,這個角色我來演”,他才下了決心,這說明,這條路是他主動做出的一個選擇,而非他能力的唯一解,只是這個選擇太成功了,成功到讓觀眾和他自己,都快忘了其他的可能性。
一個街頭少年,如何被命運敲開了門?
雷佳音的演員之路,開局充滿戲劇性,像一部電影的開頭,故事要從他14歲那年說起,在老家鞍山,正讀初中的雷佳音因為早戀,被老師請了家長,女孩轉學,他備受打擊,干脆輟了學,成天在街上晃蕩。
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眼看兒子就要在“街溜子”的路上一去不復返,聽說沈陽有家模特學校在招生,便押著一米八幾的他去面試,想著好歹找個正經事做。
也正是在這次看似不著調的面試中,他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伯樂——著名演員呂曉禾,呂曉禾當時正好在場,他打量著這個無精打采的大男孩,沒有看他的身材,反而問他:“你這樣,將來靠什么吃飯?”幾句交談下來,呂曉禾覺得這孩子是塊演戲的料,便指點他:“別學模特了,去學表演吧。”
這一句話,像一道光,照進了雷佳音混沌的青春里,也為他的人生棋局,落下了第一顆至關重要的棋子,多年后,當他站在金雞獎的領獎臺上,第一個感謝的,就是這位79歲的恩師。
從“沒飯吃”的覺醒,到“人世間”的封神
被領進門后,雷佳音的路,全靠自己一步步蹚出來,進入藝校,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不是富二代,不努力就沒飯吃”,這句樸素的認知,成了他日后所有奮斗的底層驅動力,他收起了所有的散漫,一頭扎進專業課,最終以全國第二名的成績考入上海戲劇學院。
在上戲,他的同學是后來憑《愛情公寓》火遍全國的陳赫和孫藝洲,看著同學聲名鵲起,雷佳音心里不甘,但他沒去追逐流量,而是選擇了更笨的功夫——畢業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上海話劇中心。
話劇舞臺的磨礪,讓他基本功異常扎實,那幾年,他拿了話劇界的佐琳話-劇藝術獎,也等來了導演寧浩,一部《黃金大劫案》,讓他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當男主角,也為他贏得了長春電影節的獎項。
真正的轉折點,是《我的前半生》,他把一個出軌男演得不那么面目可憎,反而讓人品出一絲懦弱和心酸,一夜爆紅,緊接著,《人世間》里的周秉昆,讓他完成了電視領域的大滿貫,《第二十條》里的韓明,則讓他問鼎影帝。
這場長達21年的演藝生涯,像一場精心布局的棋局,他從一個意外的開局,步步為營,最終走到了棋盤的中央。
棋到中盤,是破局,還是被自己的成功困住?
現在,棋局行至中盤,雷佳音卻仿佛被自己的成功困住了,他用演技和努力,在“底層小人物逆襲”這條賽道上跑得太快、太遠,以至于這條路成了一個巨大的“舒適區”,一個觀眾和他都習以為常的慣性軌道。
觀眾的“厭煩”,其實是一種更深切的“期待”,大家從未質疑他的演技,只是懷念那個在《超時空同居》和《刺殺小說家》里展現過多面性的雷佳音,期待他能親手打破這個“廢物”的金色牢籠。
當前的“審美疲勞”,不是他演藝生涯的終點,更像是一個路標,提醒他是時候該轉彎了,這場棋局還遠未結束,這一次,棋子,還在他自己手里。
結語
演藝圈從沒有永恒的 “定局”,只有不斷生長的可能,如今的 “審美疲勞”,或許不是終點,而是提醒雷佳音轉身的路標,觀眾從未否定他的演技,只是期待那個曾在《超時空同居》里靈動跳脫、在《刺殺小說家》里狠戾決絕的演員,能再次打破慣性,帶著對表演的初心,走出那條被標簽化的 “舒適區”。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為提高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文中部分觀點僅為個人看法,請理性閱讀!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