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程序員小王,最近幾個月總覺得胃里隱隱作痛,尤其是飯后和晚上睡覺時最明顯。他以為是加班太多、飲食不規律導致的“老胃病”,吃了點胃藥就繼續熬夜敲代碼。
直到有一天胃痛劇烈難忍,被同事送去醫院急診,做了胃鏡檢查,醫生卻告訴他一個噩耗:胃潰瘍伴癌變。
很多人把胃潰瘍當作普通“胃疼”,殊不知它可能是癌癥的前兆!
近年來,胃潰瘍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一項覆蓋全國三甲醫院的數據顯示,35歲以下胃潰瘍患者比例在十年間飆升了40%。深夜外賣訂單量、加班時長曲線與胃潰瘍發病率呈現出詭異的正相關。
什么是胃潰瘍?你以為的“胃痛”,其實是黏膜在“流血”
胃潰瘍是指胃黏膜被自身分泌的胃酸和消化酶破壞形成的潰瘍性病變,通俗來說就是胃壁“爛了一個洞”。
它常常表現為:
· 上腹部隱痛、灼燒感,尤其在空腹或飯后加重;
· 飽脹、反酸、噯氣、惡心;
· 夜間痛醒,吃點東西會緩解;
· 體重減輕、食欲下降。
聽起來是不是很像“老胃病”?但它的危害遠不止于此。
胃潰瘍不是小事!小心變成胃癌!
很多人覺得胃潰瘍就是個小毛病,吃點胃藥就能好。但事實是:如果不及時治療,胃潰瘍有可能發展為胃癌!
胃潰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癌變的?
1. 慢性炎癥刺激:長期胃潰瘍導致胃黏膜反復受損,細胞異常增生。
2. 腸上皮化生:胃黏膜出現類似腸道細胞的變化,屬于癌前病變。
3. 異型增生:細胞開始變異,進入癌前階段。
4. 癌變發生:最終演變為胃癌。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幽門螺桿菌列為一類致癌物,而它正是引發胃潰瘍最常見的元兇之一!
誰最容易得胃潰瘍?這些人群請警惕!
雖然人人都可能得胃潰瘍,但以下人群風險更高:
1.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 這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感染率高達50%以上。
· 通過口-口、糞-口傳播,共用餐具、接吻都可能傳染。
2. 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者
·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藥物會損傷胃黏膜屏障。
3. 壓力大、作息亂的“社畜”群體
· 熬夜、焦慮、緊張都會影響胃酸分泌,誘發潰瘍。
· 像程序員、設計師、外賣員、醫護等職業都是高發人群。
4. 飲食習慣差的人群
· 暴飲暴食、愛吃辣、嗜煙酒、常吃腌制食品……這些都在給胃“添堵”。
胃潰瘍怎么確診?別再靠“經驗”判斷!
很多患者自己買藥吃,癥狀緩解了就以為好了,其實根本沒根治。
最權威的診斷方法是:胃鏡檢查
· 直接觀察胃部病變情況;
· 可取活檢明確是否癌變;
· 是目前診斷胃潰瘍的“金標準”。
其他輔助檢查包括:
· 幽門螺桿菌檢測(呼氣試驗、血液抗體、糞便抗原)
· 鋇餐造影(適合不能做胃鏡者)
· 血常規、腫瘤標志物(排查貧血、癌變)
科學應對:從精準診斷到有效治療
精準診斷是基石:
1. 胃鏡檢查(金標準): 醫生直視潰瘍部位,評估大小、深度、形態,并取活檢明確性質(良惡性)和檢測幽門螺桿菌。無痛胃鏡技術成熟,不必過度恐懼。
2. 幽門螺桿菌檢測: 常用方法包括呼氣試驗(C13/C14)、糞便抗原檢測、胃鏡活檢快速尿素酶試驗等。明確感染是根除治療的前提。
3. 其他檢查: 必要時可能進行鋇餐造影、血常規(查貧血)、大便潛血試驗等。
規范治療是關鍵:
1. 藥物治療:
質子泵抑制劑(PPI): 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等。強力抑制胃酸分泌,為潰瘍創造愈合環境。是核心藥物。
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 采用包含PPI和兩種抗生素的"四聯療法"(通常10-14天)。徹底清除感染源是防止復發的關鍵!
胃黏膜保護劑: 如鉍劑、硫糖鋁等,像在城墻破損處涂上"防護涂層"。
停用或更換NSAIDs: 如必須使用止痛藥,需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對胃損傷小的類型(如COX-2抑制劑),并配合PPI保護。
2. 并發癥處理(需緊急醫療干預):
大出血: 內鏡下止血(如注射、電凝、鈦夾等),必要時輸血或手術。
穿孔: 需緊急手術修補穿孔!
梗阻: 由潰瘍反復發作瘢痕攣縮引起,可能需要內鏡下擴張或手術。
3. 生活方式調整(貫穿始終):
飲食: 急性期選擇溫和易消化食物(米粥、爛面條、蒸蛋羹、嫩豆腐);避免辛辣、過酸、過硬、油炸、濃茶咖啡、酒精。恢復期也要規律進食,細嚼慢咽,七八分飽。
戒煙: 尼古丁嚴重損害胃黏膜防御和修復。
減壓: 保證充足睡眠,嘗試瑜伽、冥想、運動等方式緩解壓力。
慎用藥物: 告知醫生胃病史,避免隨意使用損傷胃黏膜的藥物(如激素、某些抗生素)。
胃潰瘍患者的營養指南:吃對了,才是真正的“養胃”!
吃什么好?
?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雞蛋、豆腐、瘦肉
? 易消化食物:粥、面條、蒸南瓜、山藥
? 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獼猴桃、橙子、草莓(避免空腹吃)
? 發酵類食物:酸奶(無糖)、納豆(有助益生菌)
忌口清單要牢記!
? 辣椒、大蒜、芥末等刺激性調料
? 濃茶、咖啡、碳酸飲料、酒精
? 油炸、燒烤、腌制食品
? 冰鎮飲品、冷飲、雪糕
生活中的防“潰”秘訣:別讓胃替你“背鍋”!
? 規律作息
· 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減少胃酸分泌。
? 減壓放松
· 練瑜伽、冥想、散步,學會釋放情緒。
? 少食多餐
· 每天吃4~6頓,每頓七分飽,避免暴飲暴食。
? 戒煙限酒
· 吸煙會損傷胃黏膜,飲酒直接腐蝕胃壁。
? 分餐進食
· 幽門螺桿菌可通過唾液傳播,建議使用公筷或分餐。
胃潰瘍≠終身病!只要做對這幾點,復發率可大幅降低!
· 根除幽門螺桿菌:治愈率可達90%以上;
· 定期復查胃鏡:尤其是有癌前病變者,建議每年一次;
· 改善生活方式:比吃藥更重要;
· 心理調節:焦慮、抑郁會影響胃腸功能。
胃潰瘍不是小病,也不是“吃點胃藥就能解決”的問題。它可能是一場更嚴重疾病的開端,比如胃癌!當我們學會與壓力和解,告別不良習慣,用科學的方式養護胃部,那些曾經折磨我們的疼痛,終將化作健康生活的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