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因信息閉塞
防范意識薄弱
極易成為詐騙的對象
真實案例
近日,青白江區76歲張大爺接到自稱“社保局”電話,稱其醫保卡涉嫌在上海違規報銷1.6萬元,若不配合將永久凍結社保賬戶。電話轉接至“上海市公安局”后,對方發送偽造的“逮捕令”,要求張大爺將全部存款轉入安全賬戶自證清白。張大爺恐慌中準備轉賬,所幸民警接到預警后緊急勸阻張大爺,最終避免了巨額損失。
目前都有
哪些常見的養老詐騙騙局?
我們又該如何防范?
這里匯總了9類常見的
針對老年人的詐騙騙局
一起了解一下
01
“代辦社保”詐騙
不法分子謊稱認識社保局等部門工作人員或冒充銀行、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謊稱可以代為補繳“社保”、代辦“養老保險”等,在收取相關費用后,攜款跑路。
防范提醒
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補繳等事項,要先到相關部門、部門網站、社區了解,不要投機取巧相信第三方渠道,不要輕信他人的蠱惑。
02
“免費抽獎”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群發話費免費領取、免費抽獎等活動的短信鏈接進行詐騙,老年人點擊鏈接后通過釣魚網站被騙去個人金融信息、賬戶密碼等,造成財產損失。
防范提醒
不要貪圖小便宜,天上不會掉餡餅。千萬不要點擊不明鏈接,要保護好個人金融信息。
03
“保健品”詐騙
不法分子向老年人推薦一些高效營養的保健品或者宣稱新推出的治療儀,打著高科技的旗號,讓老年人難辨真偽,花費高額價款購買低值產品,上當受騙。
防范提醒
要樹立正確的養生觀,“包治百病”純屬無稽之談。相信科學,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04
“冒充權威機關”詐騙
不法分子利用銀行或公檢法等政府機關的權威性,發送恐嚇短信,“銀行卡被盜刷”“官方清退匯款”“涉嫌洗錢,賬戶已成黑名單”等等原因,誘騙老年人轉出資金。
防范提醒
收到這種信息,不要相信,更不要輕易轉賬匯款,通過不同渠道辨別事實真相,遇事多與子女商量。
05
“養老公寓”詐騙
宣傳“養老公寓”以房養老,不法分子多采用免費贈送小禮品方式拉近與老年人的距離,隨后宣稱所謂的“養老公寓”,可用低價買斷未來幾十年的養老床位,若暫不入住,還可每年還本付息,用遠高于同期銀行利率利誘老年人,騙取老年人養老金。
防范提醒
遠高正常水平的收益背后往往隱藏大風險,警惕騙子“溫情牌”,不要隨便相信他人。
06
“低價旅游”詐騙
不法分子以“低價游”“免費游”為噱頭,通過強制、誘導、捆綁銷售等手段,誘導老年人購買保健品、奢侈品,或是誘騙老年人投資理財產品,或是吸引其注冊會員、預交費用等。
防范提醒
報名前一定要查看旅行社的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必須簽訂詳細書面合同,明確行程和購物條款。切記勿輕易預付高額押金或購買會員預存款。
養老詐騙不難防
不貪不給不上當
日常生活中
子女也要多關心
多陪伴老年人
提高親人的防范意識和能力
主編 | 張毅妮
審核 | 付彪
責任編輯 | 劉斯可 李慶
動動小手點個贊和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