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X.L.Y
前言
當著金磚10國的面,莫迪公然陰陽中國將“稀土武器化”,甚至號召金磚國家共同抵制這種行為,難道被稀土掐的喘不過氣了?
日前,金磚峰會召開期間,莫迪在一次講話中突然強調,金磚國家要共同努力,確保關鍵礦產的供應鏈安全;并表示,任何國家都不應將這些資源作為針對他國的武器。
雖然莫迪并未指明是哪個國家,但印媒在報道時已經說出了他的潛臺詞,紛紛打上“莫迪間接批評中國”的標簽。很顯然,莫迪此番言論就是沖著中國來的。
(當著金磚10國面,莫迪公然陰陽中國)
印度偽造30份保證書獲得120噸稀土
今年年初,印度政府曾給中國遞了30多份保證書,說從中國購買稀土是用來造民用電動車。這本是造福于民的事,做生意本來就是互惠共利的事,當時印度也確實是在搞新能源汽車,便按著規定簽訂了協議,賣給了印度一批稀土,協議專門強調不能拿去做武器。
可4月份中國海關在物流追蹤系統發現了問題,那些本用來造電動車的稀土,竟然被印度軍方用在了無人機零件里。印度有家公司竟然偽造了30多份《最終用途承諾書》,把 120 噸稀土磁鐵,暗地里賣給了美國的軍火商。
印度電動汽車產業高度依賴中國稀土
中國出口到印度的稀土被賣給了歐美市場
我國通過稀土里的特殊元素標記追蹤,發現有一批貨根本沒去印度的新能源工廠,反而悄摸摸進了北方邦的一個軍工廠。
后來查證,那里正在趕工生產無人機發動機,而咱們出口的稀土,正好是制造發動機核心部件的關鍵材料。
剩下的一大半稀土,先是運到了東南亞幾個國家的港口,換包裝,改標簽,搖身一變成了“當地特產”。
接著,這些“洗白”后的稀土被拉到歐美市場,價格直接翻了三倍。就這么一轉手,印度那家企業凈賺了好幾千萬美元。
中國緊急叫停印度企業稀土出口
面對印企的違規行為,中國沒有手軟,緊急叫停稀土出口,迅速對涉事企業實施了禁購令,使其再也無法獲得稀土,并加強了對印度企業的出口審查
但印度卻不干了,莫迪不僅認為自己沒有錯,還在金磚峰會(BRICS)上強調,任何國家都不應該將礦產資源作為針對他國的武器。話里話外,這不就是在說中國將稀土“武器化”了嗎,而且印度多家媒體在報道時,都打上了“莫迪間接批評中國”的標簽。
莫迪就是為印度找替罪羊
莫迪之所以能夠在金磚峰會上公開質疑中國,將稀土“武器化”,顯然是在為國內的窘境尋找一個替罪羊。他沒有提到的是,印度某企業為了獲取稀土出口許可證,竟然偽造了多個承諾書,聲稱這些稀土僅用于民用目的。
事實上,中國在稀土出口上的規定向來公正透明,嚴格要求任何進入出口鏈的企業都必須遵循國際貿易規范。如果印企能夠如實申報并遵守規則,中國也絕不會拒絕合理的出口申請。這不僅是保護自身的合理舉措,更是維護國際貿易規則的底線。
印度聲稱稀土將用于電動車產業
要知道,稀土是現代兵器的“維生素”,從戰機雷達到導彈制導,從坦克火控到軍艦聲吶,缺了它,再先進的武器都可能變成一堆廢鐵。印度電動車產業嗷嗷待哺,自然把目光投向了全球最大的稀土供應國——中國。
于是,一樁看似正常的跨國采購開始了。印度企業滿面春風地向中方提交了三十多份《最終用途承諾書》,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我們買的稀土,全都會用在“民用電動汽車”上,絕不挪作他用。
中方也本著合作共贏的態度,在協議里特別加了一句:稀土不得用于軍事。這既是商業慣例,也是戰略物資出口的底線。
一份承諾書,牽出了一場精心騙局
中國海關不是吃素的。一套今年六月才上線的“稀土磁鐵出口跟蹤系統”,成了這場騙局的“吹哨人”。這套系統要求進口商在線提交詳盡的交易信息,就像給每一批稀土都辦了張身份證,從出廠到終端,全程留痕。
結果系統剛跑起來,警報就響了。早在四月份的數據就顯示,一批批本該流向印度民用汽車生產線的稀土,拐了個大彎,神秘地消失了。再一查,竟出現在印度軍方無人機的零件供應鏈里。
那家信誓旦旦的印度公司,偽造了全套承諾文件,將總計120噸的稀土磁鐵,通過第三方國家轉手,換個標簽、套上假包裝,以高出原價近六成的價格,倒賣給了美國的軍工企業,自己則在中間賺得盆滿缽滿。
這種操作,不只是簡單的違約,而是赤裸裸的合同詐騙,把國際貿易的誠信原則踩在腳下摩擦。
游戲規則被打破,代價自然要付
面對這種“吃飯砸鍋”的行為,中國商務部直接出手,將涉事印度企業拉進黑名單,稀土出口許可即刻凍結。同時,“終端用途可追溯機制”全面鋪開,給所有想玩貓膩的人敲響了警鐘。
這家印度企業的不誠信,讓所有印度同行的信譽都跟著遭了殃。中方對來自印度的每一份稀土訂單,都不得不戴上放大鏡,進行最嚴格的審查。
最諷刺的是,印度一方面想在國際上給中國施壓,另一方面又指望繼續享受中國的低價稀土。這種既要又要的矛盾心態,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事情敗露后,他們選擇倒打一耙
按理說,證據確鑿,事實清楚,自家企業違規在先,理應是關起門來清理門戶,給合作伙伴一個交代。可印度政府的反應,卻讓人大跌眼鏡。
他們選擇性地無視了本國企業的欺詐行為,反而調轉槍口,由商務和工業部長戈亞爾等高官出面,公開指責中國搞出口限制、“供應鏈不靠譜”,試圖把水攪渾,將自己從犯錯方包裝成受害者。
這番操作,堪稱教科書級的“倒打一耙”。這種姿態除了能煽動一些不明真相的情緒,對解決實際問題毫無幫助,只會讓兩國本就脆弱的互信,再添一道深深的裂痕。
牌桌上,沒人會跟一個出老千的玩家合作
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從來都不是秘密,原則也一直擺在臺面上:公平、透明、不歧視。只要你遵守規則,合法合規,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企業,都能正常貿易。
所以,新德里如果真想解決國內的稀土危機,與其在國際講壇上含沙射影,不如回頭看看自家企業的誠信賬本。
信息來源:FP新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