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即將迎來大結局。
像其他類型劇一樣,臨近大結局,整個劇情就開始加速。
加速的劇情,自然就會忽略很多細節,導致劇情的連貫性、邏輯性出現問題。
而對于這部《以法之名》來說,則是從反派持續降智入手。當然,從一開始,這部劇的反派就顯得不那么高級。
在反派的塑造上,這些年最好的劇作當屬《狂飆》。
《狂飆》中反派的塑造更為豐滿立體,有著清晰的人物成長路線,加上演員的精彩表現,反派人物引得不少觀眾共情。
高啟強這一角色人物,更是被評為繼郭小鵬(《黑冰》)、聶明宇(《黑洞》)等形象之后,掃黑題材劇中又一血肉豐滿、令人難忘的反派人物。
賦魅的反派塑造,確實爭議不少,但不得不說是成功的,也是實現了突破。
而到了《以法之名》中,反派祛魅了,壞人就是壞人。雖然也都有不堪經歷,但是淡化了苦難,突出了黑惡,尤其隨著劇情推進,反派是一路壞到底,并未引得人有絲毫同情。
《以法之名》中反派的成長被淡化了,突出的是黑惡,而且還是點到點的呈現,并未能夠連接成線。
這樣的塑造就顯得過于單一、單薄,甚至是臉譜刻板化的,與大多數類型作品中的反派并未有太大區別。尤其陳勝龍和熊磊這兩大反派,從頭至尾都是打打殺殺,即使背后的老師也并未有太多表現,而像程子健這樣的反派雖然是軍師身份,但段位也并不高。
陳勝龍和熊磊雖然跟隨老師十幾年,但可以看到前后的成長變化并不明顯,只是形象變了,而內在方面并未有太大提升,所以最后關頭也是徹底失控。
可以發現,《以法之名》中,沒有一個核心靈魂級別的反派。
整體而言,反派確實祛魅了,但智商卻下降了,在該劇中有著不少降智橋段,很難想象這樣一個黑惡勢力集團是如何長期存在下去的。
整個反派的計劃最為精彩的還是利用江遠拖江旭東下水的劇情,而在之后,越來越降智,漏洞百出,手法拙劣,簡直就是自取滅亡。
尤其隨著反派內訌開始,整個智商是直線下滑。
雖然類型劇中,狼人內訌都是常態,但至少都會有著防范,但在這部劇中并沒有。自從發生內訌之后,以陳勝龍熊磊為代表的一派重回老路,以暴謀利,將整個反派集團推向了深淵。
制造的礦難事件,如同兒戲,硬生生被拍到證據,然后成為了整個劇情反轉的關鍵。
然后又抓萬潮,殺王彧,自以為抓一個人,殺一個人,就能度過危機,實則是將自己向火坑推。
明知道專案組已經重啟調查,已經帶走了兩個保護傘,還如此囂張猖狂,明目張膽,他們不滅亡誰滅亡。
這樣的一個反派集團,就這樣的智商謀略還能存在這么長時間也是奇跡。
但不得不說江湖道義在反派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但終究這樣的道義是經不住任何考驗的。尤其隨著利益分配的失衡,矛盾自然加劇,大廈傾塌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以法之名》的反派確實更黑更惡更氣人,但也太過單一、特型化,不夠生動鮮活。對于觀眾而言,記住了他們的黑他們的惡,但也只有這些了。
或許這也是這部劇的目的。
比起反派塑造的單薄,正派方面的塑造就更為鮮活了,也是比《狂飆》更為精彩。
其中以洪亮為代表的檢察官,這一角色人物的塑造不僅生活化接地氣,更是突出了人性的復雜,當然還有像李人駿這樣的檢察官,也同樣將人性的多面性展現的很是徹底。
張譯在《以法之名》中的表現,相比《狂飆》也更為立體豐富了,而從表演上,張譯這一次多了變化和生活化,不再是一本正經,嚴肅嚴厲,而是真實接地氣。
從《狂飆》到《以法之名》,兩部劇的側重點雖然并不相同,但是方向目標是一致的。
雖然《以法之名》在反派塑造上有著問題和缺憾,但無疑也是敢拍的,強化了劇情的懸念,也突出了人性的復雜,也展現了一群司法人在正義道路上的堅持、堅韌和執著!而整部劇無疑就是司法正義和江湖道義的較量,自然最終江湖道義落敗,司法正義之光再度閃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