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鼻孔里總像有東西堵著,忍不住想用手摳,摳完瞬間覺得通暢舒服。但頻繁用手摳鼻不僅不衛生,還可能對鼻腔造成傷害。其實,鼻屎是鼻腔的“天然產物”,掌握正確的清理方式,才能既保持鼻腔舒適,又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先了解:鼻屎是怎么來的?
鼻屎的形成與鼻腔的自我保護機制有關。鼻腔黏膜會不斷分泌黏液,這些黏液能吸附空氣中的灰塵、花粉、微生物等雜質,同時保持鼻腔濕潤。當黏液中的水分逐漸蒸發后,剩余的固體雜質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鼻屎。
正常情況下,鼻屎的量不多,會隨著打噴嚏、說話或吞咽等動作自然排出,無需頻繁清理。但如果環境干燥、粉塵較多,或鼻腔黏膜分泌旺盛,鼻屎可能會增多,讓人產生“有東西堵著”的不適感。
為什么不能用手摳鼻?
用手摳鼻看似直接有效,卻存在諸多隱患:
指甲縫里藏有大量細菌,摳鼻時容易把細菌帶入鼻腔,增加鼻腔感染的風險。
鼻腔黏膜非常脆弱,指甲的摩擦可能會損傷黏膜,導致鼻腔干燥、出血,甚至讓黏膜變得敏感。
頻繁刺激鼻腔黏膜會讓其反應性增生,反而可能導致鼻屎分泌更多,形成“越摳越堵”的惡性循環。
安全清理鼻屎的4種正確方法
1. 生理鹽水/海鹽水沖洗
這是最溫和安全的方式。將生理鹽水或專用洗鼻鹽按比例沖調后,用洗鼻器或噴霧瓶對準鼻孔輕輕沖洗,能軟化鼻屎并將其帶出,同時清潔鼻腔、保持濕潤。
操作時注意水溫接近體溫(37℃左右),壓力不宜過大,避免嗆咳。每天1-2次即可,過度沖洗可能破壞鼻腔正常的黏液保護層。
2. 溫濕毛巾敷鼻
若鼻屎較硬、黏附在鼻腔內壁,可先用溫濕毛巾(溫度以不燙皮膚為宜)敷在鼻梁上,每次敷1-2分鐘,利用蒸汽軟化鼻屎。待鼻屎變軟后,輕輕按壓鼻翼兩側,鼻屎可能會自然脫出,或用干凈的棉簽輕輕蘸出。
3. 棉簽蘸水清理
準備干凈的醫用棉簽,蘸取少量溫水(或生理鹽水),輕輕伸入鼻孔(深度不超過0.5厘米),沿著鼻腔內壁旋轉一周,將軟化的鼻屎帶出。
注意動作一定要輕柔,避免用力戳或刮擦黏膜,且棉簽需一次性使用,防止交叉感染。
4. 借助鼻腔潤滑劑
若環境干燥導致鼻屎堅硬結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醫用凡士林軟膏或鼻腔凝膠,擠少量在鼻腔入口處,輕輕按壓鼻翼使其均勻分布,幫助軟化鼻屎并保持鼻腔濕潤,減少鼻屎形成。
日常預防:減少鼻屎堆積的小技巧
保持環境濕潤:在干燥的季節或空調房里,放一臺加濕器,將濕度維持在40%-60%,減少鼻腔水分蒸發。
做好防護:外出時若遇到粉塵多、空氣質量差的環境,戴上口罩,減少雜質進入鼻腔。
多喝水:保持身體水分充足,有助于維持鼻腔黏膜的正常分泌功能,讓鼻屎不易干結。
不要頻繁清理:鼻腔有自我清潔能力,過度清理會破壞黏膜平衡,建議每周清理1-2次即可,感覺明顯不適時再針對性處理。
鼻腔是呼吸系統的“第一道防線”,善待它的關鍵在于“溫和對待”。告別用手摳鼻的習慣,用科學的方式清理鼻屎,才能讓鼻腔始終保持舒適通暢,更好地發揮保護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