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香港的議員助理,不僅月入7萬,還開了兩家很不錯的公司,年紀輕輕就達到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可他卻選擇放棄這樣優(yōu)越的條件,為了所謂“香甜的空氣”,移民到了英國。
誰也沒想到,到了英國的生活并沒有他想象中那么美好,他不僅淪為了“下等人”,還一直找不到工作,只能靠著捉老鼠維持生計,即便如此他還是很驕傲當初的決定。
如今的他怎么樣了?他為啥如此堅定的選擇移民?
從光鮮亮麗到“老鼠人”
這位移民的香港職員叫阿文,他原本是大家口中的那種“人生贏家”,還沒滿三十歲就已經(jīng)在香港立法會當上了助理,薪水一個月七萬港幣,加上自己還有兩家公司副業(yè),日子過得相當滋潤,每天穿西裝打領(lǐng)帶出門,談合作跑生意,出入各類高級場合,一副標準的精英模樣。
這樣的生活,誰看了都會評價一句:這小伙以后肯定前途無量,可讓人沒想到的是,他居然選擇了離開中國,毅然決然的移民到英國,他辭掉工作賣掉公司,直接飛到英國,他拿的是BNO護照,之前大家都在熱議,說這是“去英國的金鑰匙”,也有人說是一條特殊的移民通道。
阿文當時也信了,他真心覺得英國社會更公平,機會更多,環(huán)境更宜人,再加上看到周圍很多的人都陸續(xù)到國外去發(fā)展,他也心動了,離開的前一天,他還在酒桌上跟朋友說:我要去了英國,說不定哪天就當上市議員了。
大家都以為他是在開玩笑,但他自己是真的下了決心,想要換一個舞臺,追一個看起來“更高級”的人生,剛到英國那幾天新鮮勁還在,空氣涼爽街道整潔,生活節(jié)奏慢悠悠,連喝杯咖啡都帶著濃濃的氛圍感。
他住在倫敦近郊,租了間帶花園的小屋,想著這才叫生活,可沒過一個月,生活就給了他第一巴掌,在英國找工作沒有他想象中那么容易,原以為自己在香港的資歷加上BNO身份,至少能找個中產(chǎn)崗位,結(jié)果他投出去的幾十份簡歷,要么石沉大海,要么連面試都不給。
他去面試一些餐廳和連鎖超市,人家還說他“overqualified”,也就是過于優(yōu)秀了,不適合干這些基層工作,更尷尬的是,他的英文雖然在香港夠用,但一到了英國,濃重口音和地道俚語一下子讓他聽得發(fā)懵。
尤其面對那種帶有地方口音的本地人,他有時只能干笑或者不斷點頭假裝聽懂,時間久了他開始感到一種強烈的格格不入,眼看著存款快見底他開始慌了,那段時間他常常一個人在廚房坐很久,手里攥著手機不知道該給誰打電話。
他不想讓家人擔心,更不愿意讓老同事知道自己在英國的日子竟然一地雞毛,他曾無數(shù)次幻想在英國闖出名堂,讓朋友圈的親朋好友刮目相看,可現(xiàn)實是他連糊口的工作都難找。
就在快撐不下去的時候,他在一位華人介紹下找到了一份特殊的工作,就是去捉老鼠,這可不是什么指代詞,就是去捉那種跑來跑去,會鉆地洞的老鼠,一個曾經(jīng)坐在立法會議員旁邊的人,現(xiàn)在要戴上手套鉆進別人家的閣樓和下水道,找一只只亂竄的耗子。
這樣的落差可以說是相當大了,但阿文說:至少有人愿意雇我,愿意給我一份薪水,我別無選擇。
鼠道求生
很多人根本想象不到在英國捉老鼠是個什么工作,不是跟動畫片和影視劇里面那樣,輕松地拿個捕鼠器放一下就完事了,現(xiàn)實是他要穿著厚重的防鼠服,背著滅鼠藥水罐,在客戶家的閣樓、墻縫、地窖、甚至廁所下面鉆來鉆去。
有時屋子里味道難聞到讓人反胃,他還得強忍著繼續(xù)干活,阿文說英國這邊對滅鼠要求極高,因為有法律禁止用毒藥毒死老鼠,擔心誤傷其他動物,尤其是那些自由跑動的寵物貓狗,所以只能用誘捕法。
一開始他用花生醬和芝士,效果還可以,后來老鼠越來越“聰明”,他不得不改用咖啡豆堅果碎,甚至用有香味的餅干引誘,那段時間他常自嘲:這年頭老鼠吃得比我好。
別以為這樣骯臟的活沒人搶,其實正相反,因為老鼠太多需求太大,很多公司招人都招不上來,而且英國氣候濕冷下水道復雜,特別適合老鼠繁殖,倫敦每年老鼠報告數(shù)量都居高不下,有些老社區(qū)的老鼠家族都已經(jīng)成精了,根本不好抓。
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一個快要塌掉的老教堂地下室捉老鼠,那地方陰濕狹窄,燈光昏暗,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霉味和腐爛味混雜的氣息,他心里真有點打鼓,但客戶在一旁看著,他硬著頭皮下去了。
下去之后,聽見老鼠在角落吱吱作響,冷汗當場流下來,但他還是一步步地查陷阱、補誘餌、清理糞便,那一刻他真的感受到尊嚴可以壓得很低,只要還想活下去。
每天他從早上七點出門,到晚上七八點回家,趕地鐵擠公交,全靠一雙腳和手干活,最累的是有時候客戶家在倫敦以外的郊區(qū),來回通勤要花四個小時,一天真正干活的時間其實比坐辦公室的人還多。
收入還湊合,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但別指望吃好住好,租房子得找最便宜的,飯菜自己做,一周買一袋米、一包雞蛋、幾樣凍菜,能撐七天就是勝利,有時真的太累了,他就拿昨天剩下的飯隨便熱一下對付。
但更心累的是孤獨和身份落差,他再也不是那個走進辦公室有人給倒茶,開口就能有人記筆記的助理,而是一個穿著工服,身上有味道的“抓鼠小哥”,當他在社交軟件上看到曾經(jīng)的同事曬下午茶和演講照片時,他默默劃過不再點贊,他知道自己的世界已經(jīng)和他們完全不同。
最難的是認清自己
日子一天天過去,阿文的情緒漸漸從掙扎轉(zhuǎn)為沉默,他不再天天刷工作網(wǎng)站,不再幻想重回辦公室,不再糾結(jié)別人怎么看他,他開始接受自己的新角色:一個捉老鼠的工人,一個在英國底層生活的“外來者”。
有一次他接到一個任務,要去一個王室相關(guān)建筑的附屬別墅滅鼠,他進門時還有些緊張,因為那里氣派極了,裝潢古典得像電影里的皇宮,他穿著工服,踩著靴子走進雕花的地板和高高的吊燈下,心里突然一陣恍惚。
他說:以前做夢也想不到,我有一天會在皇室的后花園里捉老鼠,但他也說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一件事: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在國外從頭再來,尤其是你本來已經(jīng)在原地站得穩(wěn)的人,這個社會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機會只留給能承受得起寂寞、落魄、孤獨甚至輕視的人。
他試過回頭,可太難,BNO護照不是中國護照,他失去了原本的國籍,要回來得重新辦理手續(xù),而且他自己也知道,回國后一無所有,比留在英國還難堪,如今他只想平穩(wěn)度日,哪怕每天跟老鼠為伍,哪怕吃得比老鼠還差,只要有人雇傭,能租得起房餓不死,他就覺得這也是活著。
大家對他的選擇有什么樣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