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本來就熱,或許因為歐洲人用電跟不上,歐盟最近特別狂躁,前不久直接取消了原定于7月24號25號兩天在北京舉行的中歐經貿高層對話。歐盟的訴求是,只有先把貿易問題向前推進,然后與中國對話才有意義。
此前歐盟委員會宣稱,鑒于我們中國對在華歐企采取了限制性措施,所以決定限制中國企業參與500萬歐元的醫療器械招標。
針對歐盟毫不掩飾的報復,我們也展開了對等反制。7月6號,我商務部公開表示,“對于歐盟委員會近期出臺限制中國企業和產品參與其醫療器械公共采購的措施,我們決定在政府采購活動中對部分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采取相關措施。”
中歐經貿關系非常緊密,貿易額巨大,2024年雙邊貿易額達到了7858億美元,今年一季度,我們對歐盟進出口1.3萬億元人民幣,相當于每分鐘有超過1000萬元的貿易往來,雙方在新能源、機電產品、消費品、高技術領域及農業等領域有著緊密的合作。這么緊密的貿易關系,雙方高層對話就顯得非常重要。
目前歐盟之所以認為中歐貿易談判無進展,主要是因為核心分歧難以調和。雙方在電動汽車關稅問題上存在根本分歧,歐盟要求中國車企承諾在歐銷售電動車的最低售價,并限制中國在歐洲電池產業鏈的投資比例;而我們中國則主張按 WTO 規則通過市場化方案解決問題,反對行政干預市場價格。截止到今年5月底,雙方8輪技術磋商仍無突破,歐盟認為“每天情況都在惡化”。 還有一點,就是中歐雙向對抗加劇矛盾,自去年10月起,歐盟以“中國電動車低價傾銷”為由啟動反補貼調查并威脅加征最高45%關稅;而我們則對歐盟的白蘭地、豬肉等產品發起反制調查,這種對抗性措施導致談判陷入僵局。
正因為雙方的貿易存在這么多問題,所以雙方的對話溝通和持續的磨合才顯得重要。但是歐盟以貿易問題無進展為由拒絕對話,這就等于是自斷后路。歐盟限制中企參與醫療器械的招標競爭,就是在赤裸裸地違背自由貿易原則,是在搞貿易保護主義,這種做法不僅損害了我們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還破壞了雙方醫療器械貿易的正常秩序。
前不久歐盟與我們已就稀土供應問題達成了共識,但轉過背就取消和中國的高層經濟對話。我們中國對歐企提交的稀土進口訂單,提供綠色審批通道,讓歐洲國家的企業拿到我們的稀土更快更便捷,歐盟以外的其他國家都沒有這種待遇。只要歐洲保證從中國購買的稀土全部自用,全部民用,我們對歐盟的稀土供應絕對能滿足他們要求的。
但是,歐盟拿到稀土后突然變臉,因為在這些歐洲國家眼里,美國才是老大。在前不久召開的G7會議上,馮德萊恩居然拿著稀土磁鐵和美國商討在關鍵資源供應問題上針對中國。
我最后要提醒一下歐盟,不要忘了,去年歐盟對華貿易逆差高達2910億歐元,約為3500億美元。就當前的全球貿易格局,歐盟顯然是高估了自身籌碼,戰略誤判只會導致歐盟遭受更大的經濟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