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地網(wǎng)購平臺“拼多多”可以稱得上是無奇不有,繼有港漂于平臺入手原個大樹菠蘿后,原來就連生蠔都可以網(wǎng)購?有網(wǎng)民最近分享自己在拼多多上以¥38/2盒的價錢購買生蠔,更大贊“新鮮好吃”引起網(wǎng)民熱議,紛紛留言表示震驚:“天氣咁熱隨時變‘拼痾痾’!”
▲港人拼多多買生蠔¥19/盒 大贊“新鮮好吃”(來源:Facebook群組“拼多多 開心share 分享群 )
▲雖然樓主沒有附上店家資訊,不過翻查資料,平臺上的確有不少店家出售生蠔(圖片來源:拼多多)
▲當中有店家寫明生蠔“當開當天發(fā)(貨)”(圖片來源:拼多多)
港人拼多多買生蠔¥19/盒 大贊“新鮮好吃”
最近有網(wǎng)民于Facebook群組“拼多多 開心share 分享群”發(fā)文,指自己第一次在拼多多購買生蠔,兩盒生蠔共¥38(約港元$40),表示生蠔附有發(fā)泡膠保溫袋,更大贊“新鮮好吃”,不過未有提及店家、發(fā)貨時間及地址等。從圖片可見,生蠔浸于載滿水的盒中,數(shù)量目測有約50只。
雖然樓主沒有附上購買資訊,不過翻查資料,平臺上的確有不少店家出售生蠔,當中部分寫明生蠔“當天開當天發(fā)(貨)”;至于運送方面,店方稱保證“真空密封、低溫發(fā)貨”、“包新鮮”,而顧客評價更是一面倒好評,有留言指“物美價廉”、“新鮮味道好”、“發(fā)貨速度快”等。
網(wǎng)民震驚:天氣咁熱隨時變拼痾痾!留言質(zhì)疑真實性
樓主的貼文震驚不少網(wǎng)民,大多擔心食安問題,直指樓主“勇氣可嘉”,紛紛留言嘲:“天氣咁熱隨時變‘拼痾痾’!”、“拼多多你系咪睇錯左(咗)做‘拼命多’”、“生食物都咁(敢)拼好嘢!”、“而家點都要3、4日先岀境到香港,我諗佢屙到講唔到嘢”、“其實街市賣20蚊斤咋”、“唔好食到食物中毒去浪費香港醫(yī)療資源”、“用生命嚟試驗”、“最后晚餐?”、“呢個食完之后要七日后先返到屋企”、“樓主可能恒河水都夠膽飲”。
不過亦有留言對貼文提出質(zhì)疑,指最近天氣炎熱。生蠔在運送過程必定“發(fā)曬臭變曬味”,認為其正面評價過于夸張,而且網(wǎng)友指出樓主帳號頭像為某藝人的圖片,直指對方“偷圖”。懷疑事主是為搏流量而發(fā)文,力勸其他網(wǎng)友不要輕易嘗試。
食安中心:建議光顧有牌、可靠的店鋪
翻查食安中心資料,蠔是濾食性動物,由于經(jīng)常過濾海水,體內(nèi)累積水中的物質(zhì),包括弧菌、諾如病毒及甲型肝炎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以及化學污染物和天然毒素,未經(jīng)煮熟的蠔是高風險食物,香港不時發(fā)生與進食生蠔有關(guān)的食物中毒事故。
建議光顧有牌、可靠的店鋪及挑選新鮮、外殼完整和沒有異味的蠔只。如購買預先包裝的去殼蠔,應檢查其食用期限,并確保冰鮮蠔貯存在攝氏4度或以下;急凍蠔貯存在攝氏零下18度或以下。回家后盡快烹煮蠔只。
如非立刻食用,應把冰鮮蠔和急凍蠔分別貯存在攝氏4度及攝氏零下18度或以下。蠔只應徹底煮熟,以減低食源性疾病的風險。烹煮蠔等軟體介貝類水產(chǎn)時,要加熱至中心溫度達攝氏90度 并維持90秒,才能減低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風險。
來源 | 星島頭條網(wǎng)
編輯 | 楊睿奇
終審 | 鄒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