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洛克·外灘源美豐大樓,陽光透過玻璃斜射在地板上。唱針緩緩落下,黑膠唱片轉(zhuǎn)動起來,香港歌手譚詠麟的歌聲在空氣中流淌。這是“寶麗金絕版黑膠特展”的現(xiàn)場,300余張絕版黑膠,呈現(xiàn)環(huán)球音樂寶麗金唱片橫跨半世紀的音樂珍寶,全方位呈現(xiàn)“寶記”輝煌過往。
特展由環(huán)球音樂、寶麗金唱片、墨音MOIN及ROCKBUND洛克·外灘源聯(lián)合推動,策展人為DJ、樂評人、黑膠藏家翟翊。從天津到廣州,再到上海,翟翊驅(qū)車四千公里,用珍貴的絕版黑膠喚起一段港樂的傳奇記憶。“我曾是一個愿意為一張唱片省吃儉用的人,這些唱片承載了我們這代人的情感共鳴。”翟翊說。
鄧麗君黑膠墻
譚詠麟黑膠墻
寶麗金不僅僅是一個唱片品牌,它是一個龐大的音樂體系。從保利多、寶麗金,到后來的新藝寶、寶藝星……每一個子品牌背后,都有著不同的歷史脈絡和文化積淀。從許冠杰、譚詠麟、張國榮,到四大天王,再到后來的陳慧嫻、劉德華、黎明,不少知名歌手都曾在寶麗金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翟翊介紹,在上世紀90年代,因為CD(激光鐳射唱盤)的出現(xiàn),黑膠唱片逐漸退出主流市場。1992年,香港最后一條黑膠生產(chǎn)線關(guān)閉。正是這種稀缺性,使得這些1992年前后發(fā)行的黑膠唱片如今在二手市場上極具收藏價值。比如李克勤、陳慧嫻、王菲早期的作品,以及四大天王的部分經(jīng)典專輯,都已經(jīng)成為收藏市場的珍品,被炒至天價。
譚詠麟《愛的根源》彩膠試聽
策展人翟翊
特展還集中展示港樂拍賣市場珍貴藏品,如許冠杰“蓮花樂隊”時期鮮為人知的個人專輯《Time of the Season》、李克勤的《紅日》、陳慧嫻的《歸來吧》、黃凱芹的《你最喜歡的歌》、徐小鳳的《文明淚》、周慧敏的《Endless Dream》,以及王菲包括《王靖雯》在內(nèi)的“新藝寶”時期全部三張首版黑膠等。
展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專為許冠杰、譚詠麟、張學友設立的“歌神專區(qū)”。這里不僅陳列了他們的經(jīng)典唱片,還有不同版本的實體專輯,涵蓋了從卡帶到CD再到黑膠的演變過程。許冠杰的《天才與白癡》,展出了十個不同的版本——涵蓋不同發(fā)行時期、出版地域與聆聽介質(zhì),見證粵語流行樂全球化、數(shù)字化歷程。
張國榮首張EP《I Like Dreamin'》
環(huán)球市集
而在張國榮展區(qū),氣氛多了幾分感性。這里展出的包括他在寶麗多時期的第一張EP《I Like Dreamin'》、首張英文大碟《DayDreamin'》以及他的第一張粵語專輯《情人箭》。每一張都是華語黑膠收藏界的“皇冠明珠”。
除了這些耳熟能詳?shù)拿郑择匆财珢垡恍袄溟T”歌手的作品,比如湯寶如。“很多人知道湯寶如的《相思風雨中》,卻未必了解她本人,而她的其他作品同樣值得聆聽。還有一些更小眾的歌手,他們的黑膠唱片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收藏圈里的熱門。”
為了讓觀眾沉浸式體驗這段音樂旅程,展覽特別設置了“時空長廊”。起點設在一個復刻的1970年代客廳場景,墻上貼著老海報,角落里擺著一臺舊式音響,播放著鄧麗君的《我只在乎你》。
展覽海報
穿過這條走廊,便是現(xiàn)代黑膠展示區(qū);而終點,則是一個充滿未來感的“唱片實驗室”,觀眾可以親手操作設備,聆聽黑膠的采樣音效,甚至參與制作屬于自己的黑膠紀念盤。
本次展覽將持續(xù)至7月13日,是“ROCKBUND ENSEMBLE重奏外灘·波頻繪夢”音樂節(jié)活動之一,采取預約入場制,喜愛粵語歌曲的樂迷不容錯過。“我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黑膠文化,感受到音樂是如何在時間中流轉(zhuǎn)、在空間中延續(xù)的。”翟翊說,“希望大家能在這些泛黃的唱片、模糊的照片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段旋律與記憶。”
原標題:《外灘源老建筑里,許冠杰、譚詠麟、張學友、張國榮珍貴黑膠唱片展出》
欄目主編:施晨露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吳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