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清和夏日長,營造試點建設忙。首批15個“滬派江南”試點單元首發項目營造行動迎來全面實施階段。為強化多元主體參與,集聚各方資源優勢,合力把規劃藍圖轉化為施工圖,進而變成實景圖,“滬派江南”行動專班正通過形式多樣的宣介,與文旅商體農跨界深度合作。
為探索“滬派江南”風貌下的體育場景營造,推動江南水鄉文化與全民健身事業的融合,7月8日下午,水鄉躍影?運動筑夢——“滬派江南”體育場景營造主題沙龍暨上海市體育產業聯合會品牌活動“場邊談”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舉行。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體育產業聯合會與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鄉村處共同主辦,以“滬派江南”體育場景營造為主題,通過參觀展覽及主題沙龍相結合的方式,呈現“滬派江南”特色區域的規劃藍圖與體育融合的生動實踐。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鄉村處,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市體育產業聯合會、上海久事旅游(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青浦區文化和旅游局、上海農業展覽館及上海市體育宣傳教育中心相關代表出席活動,上海市體育產業聯合會會員單位和龍舟、戶外、船艇、自行車等單項運動協會負責人等受邀來到現場。
活動伊始,各位嘉賓共同參觀了“滬派江南”特色村落營造試點設計主題展,沉浸式了解了上海江南水鄉風貌的保護和創新探索。在隨后的主題沙龍環節,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鄉村分院院長陳琳圍繞“‘滬派江南’體育場景營造”,從15個試點單元首發項目區的地理位置、空間肌理、藍綠基底、特色資源和周邊設施等方面詳細地介紹了各單元的體育運動設想,以此嘗試推動體育場景在“滬派江南”試點地區落地。
在跨界共振的分享會上,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踴躍發言,為“滬派江南”體育場景打造建言獻策。
上海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秘書長黃泓清表示,上海的硬件設施非常優秀,上海戶外運動群體多元,“出門即戶外”是公眾的需求,未來可以結合滬派江南打造輕量化戶外運動,在鄉村深耕戶外運動,推廣體育文化,以此激發市民群眾的體育熱情,通過賽事來擴大滬派江南的活力與影響力。上海新艇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琦也同樣認為,賽艇是一項對于水道寬度和長度有一定要求的項目,打造體育場景需要與城市規劃、政策配套同步推進。水是“滬派江南”的靈魂,應當大力發展水上運動。上海SETC鐵人三項俱樂部教練俞雪峰認為,上海的鄉村是親子研學和夏令營等項目活動的好選擇,除了地域條件之外,運營方面更關注選址周邊的商業和服務配套設施,未來可以通過比賽先行、夏令營后行的步驟來推動體育項目在鄉村落地生根。
在沙龍期間,大家熱烈地進行頭腦風暴,共同探討了如何打造體育場景來讓江南村落煥發出新的活力,以此推動“生態、文化、體育”的融合發展。
本次主題沙龍活動不僅是一次跨界聯合的新嘗試,更為“滬派江南”體育場景的營造注入了新靈感。未來雙方將持續探索“體育+生態”模式,繼續推動“滬派江南”與體育產業、文旅資源、鄉村建設等深度融合,讓上海鄉村的空間基因、記憶傳承、文化密碼和體育元素更多地被社會和公眾所感知,合力還原“滬派江南”規劃設計意象,共同打造上海鄉村的文化名片。
原標題:《水鄉躍影,運動筑夢 跨界共建“滬派江南”體育新場景》
欄目編輯:江妍 文字編輯:沈毓燁
來源:作者:上海體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