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出門,最怕兜兜轉轉找不到車位。這一困擾市民的“關鍵小事”,正成為宿遷聚力攻堅的“民生大事”。
為進一步加大停車資源供給,更好滿足宿遷市民出行需求,努力營造“干凈有序、暖心包容、主客共享”的宜居宜業城市環境,今年以來,市、縣(區)城管部門以《“暖心城管·美好宿遷”城市精細管理“十項行動”工作方案》為抓手,聚焦“停車服務升級行動”,按照“提增量、挖潛力、治痛點”的思路,持續推進停車服務升級,讓市民停車更便捷、出行更舒心。
擴充停車資源供給是破解“停車難”的首要之舉,一批新建公共停車場項目相繼投入使用,為市民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已新增公共停車泊位2872個,其中,市區1360個,三縣1512個,讓“搶位”變“選位”的場景漸成常態。
位于交通樞紐區域、毗鄰宿遷經開區光電會展中心的宿遷經開區國投智慧停車場已投入使用,是新建項目的典型代表。該停車場共提供357個停車泊位,包含60個充電車位和5個無障礙車位。更值得一提的是,其引入的智能停車引導系統,可實時查看空余車位信息,提升停車效率。“智慧化手段讓車主平均尋找車位的時間大幅縮短,有效解決了‘繞圈找位’的難題。”項目負責人孫坡介紹道。
在滿足特定場景停車需求方面,宿遷也精準發力。市湖濱新區湖畔漁歌停車場新增的169個泊位,重點瞄準宿遷駱馬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旅游旺季的停車需求,利用湖濱公園東南角地塊新建商業設施和游客中心,配建地面生態停車場,新建停車泊位104個,并在迎春大道施劃道路泊位65個。同時,宿城區運河宿遷港中心醫院停車場的293個泊位投入使用后,為運河港產業園及周邊居民就醫提供了便利的停車條件,讓就醫之路更加順暢。
在擴充增量的同時,宿遷更注重“盤活存量”,通過錯時共享讓閑置車位“流動”起來。復制“機關庭院停車資源向社會開放”的成功經驗,積極引導公園、商業區、居住社區等加入共享行列,讓車位在不同時段“各盡其用”。
今年以來,宿遷共新增開放共享停車泊位2197個,其中市區811個,沭陽縣626個,泗陽縣396個,泗洪縣364個。
緩解“停車難”非一日之功,更需著眼長遠。根據宿遷市《2025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實施計劃》,市區停車便利化工程今年計劃新增公共停車泊位2000個,全市層面,也設定了年內新增公共停車泊位3000個的目標,持續織密停車資源供給網絡。
“下一步,我們市、縣(區)城管部門將繼續深化‘停車服務升級行動’,通過新建擴容、智慧化管理、共享挖潛、優化停車政策等多種措施,提升停車資源供給總量和使用效率,努力為市民創造更加便捷有序的停車環境。”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田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