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位的事有時候實在是不想講,無論如何去講都會有人不滿意的。收費感覺不滿意,因為價格確實可能略高。不收費也不滿意,因為出門沒地方停車,馬路上僵尸車也是占據一部分停車位,導致停車位的流動性調動不起來。講的透徹了,領導不滿意,講的不透徹了,群眾不滿意。無論無何,這是我們生活重面對的一項重要的民生問題。
滎村停車位的問題大概分三部分來講,停工的公共停車位停車場、執行不到位的機關單位的免費開放停車位、路邊價格略微比較高的收費停車位,主要講六千年來滎陽停車位那些事情的始末。
前幾年,滎村還是很熱衷解決停車難這個問題的,出臺了好幾個專項停車,比如《滎陽市老城區停車場專項規劃》、《滎陽市中心城區停車場專項規劃》,但是推進著推進著沒有了動靜,到底是哪出了問題呢?
據了解,城建部門問規劃部門要地方建停車場,規劃部門給不了地方,讓你自己找地方。城建部門找了很多地方,規劃部門又說這些地方建停車場不行,土地性質不符合,又改不了規劃。然后,就還是不提供,讓你繼續找,找的大部分還是不行,這樣兜兜轉轉然后就沒了。
盡管很多選址都被否定了,總要給個面子,還是給了幾個意向的地方。最為人所知的是索河路和工業路交叉口西南角、龍港路與萬山路交叉口東南角,建設兩座地下智能停車庫,我估計很多人都已經忘記還有這兩個停車場項目。龍港路停車場我當時也沒考察過,到底開工建設沒有。工業路這個停車場反正是已經停工了,外邊的標識牌跟效果圖幾年前都已經被撕掉了,這還是由當時的小花園改造建設的。至于為啥停工,據說720被淹的太狠,水跟泥差不多都灌滿了,地基貌似被動了,復工工作量太大,就一直被擱置在那。
這就是前幾年滎村謀劃建設的停車場目前的現狀。
再來講講滎村機關單位錯時開放這個政策,這個政策是2023年4月28日發布的。政策的背景是緊跟當時比較火的淄博進行推出的。政策初衷我相信是非常好的,但是執行起來就非常難了。各家單位都是各自為政,各自辦公。不要說晚上保安大爺給你去登記讓你進去,白天你去辦事如果你能好好開進去,都算運氣不錯的了。
很多家的行政單位的保安都是在大廳屋里面,一個陌生車開過來,他很難小跑過來問你是不是要停車,給你再進行登記。反而是需要你把車停在門口,再進去找保安在哪個值班室值班,再把情況具體說明一下,把文件給他看一下,可能才有可能停進去。至于,保安當時認不認這個機關事務管理局發的行政事業單位停車場錯時開放的文件,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反正我的社群里面沒有就這個便民措施來進行討論夸獎的。這個文件執行的情況,可想而知吧。
另外一個情況就是,吾悅廣場開年已經好幾年了,逢節假日周邊停車也很困難。但是滎村都沒有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想讓把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文博中心進行開放,但是幾年都是無動于衷的狀態。
可能是今年過年群眾們罵的過于很,2025年2月2日,機關事務中心發了一則免費開放文博中心的通告。我當時看了一下內容,這個開放時間就很沒有誠意,也緊緊限于周末和法定節假日實行,這也是受不了群眾的罵才迫不得已實行的,一點都不亮堂。
在這個事情之前,文博中心門口的道閘還貼了個公告,告知系統升級,原來所有的車牌全部清零,只保證單位單位內部停放。
圖片是2024年4月8日拍攝,如果不是你們罵得太狠了,可能周末和節假日還是難以開放。
停車位還是處于很多時間段大量浪費的狀態。
第三就重點講講停車位收費這個事情。其實停車收費的事情從根源上我是比較贊同的,但是價格上確實對比周邊縣市區,略微高了一些。
上街區執行的是 上發改〔2020〕28號文件,對比2014年的文件進行調整了。鄭州上街交投停車開發有限公司進行經營的,按照“費用總額保持基本平衡,簡化停車計費模式,增長免費停車時長”的原則。
1、對計費方式、免費停車時長等進行相應調整:不再區分白天、夜間,計費模式統一改為按2小時計費,停車時長不足2小時的按2小時計;免費停車時長由20分鐘調整為30分鐘。
2、地上停車場機動車存放收費標準:首2小時,3元/次,超過30分鐘不足2小時的按2小時計,30分鐘以內的不收費;以后每2小時,1元/2小時,不足2小時的按2小時計。
我搜了搜各種提案和上街回復群眾的問題,他們其中一句話讓我深有感觸。我們的收費價格,遠低于鄭州市內區域和滎陽市等相鄰縣區。
中牟是2025年5月28日剛發的文件,他們的政府定價停車位更簡單。1.路內停車位收費前30分鐘免費,超過30分鐘每次收費2元。2.地上停車場收費前30分鐘免費,超過30分鐘每次收費5元。3.景區停車場收費前30分鐘免費,超過30分鐘,小型車輛每次收費10元,大中型車輛每次收費30元。
新鄭是2025年1月25日公布的公共停車場機動車停放服務實行差別化收費的通知,有趣的是他們發布通知之前,他們進行了公開征集意見,征集意見時間為:2024年11月18日至2024年12月17日,滎陽當時實時的時候,我是沒見發布征求意見。
不過,新鄭也分了一二三類區域,將市內城區及龍湖鎮劃分為一、二、三類區域,并依據 “一類區域高于二類區域、白天高于夜間”的原則
我用騰訊元寶生成三個縣級市的對比,大概是沒什么錯誤的,有錯誤也是騰訊元寶識別出錯了。這樣你們可以一目了然看出來收費的差別。
2019年滎村發文進行公共停車位收費,執行這個事情的是鄭州浙里停公司,目的是進行滎陽智慧停車,高效調動滎陽路邊停車位。
從幾年的情況來講,運營的是還可以。人家把停車位地下安裝了智能識別按鈕,培訓人員增加就業崗位等等吧,一切都還不錯,畢竟停車位這是個細水長流的事情。
雖說生意是個好生意,但是遇到了滎村,確實變得不那么美好。從他們進入滎村以來,從做生意和營商環境上來講,不是那么友好。那幾年搞創文,三天兩頭折騰人家停車的,讓你一年時間內,三天兩頭讓免費。創文免費、雙提升免費、欽差來了還要免費,反正一年內沒什么好日子。折騰到去年開始徹底免費,人家也不再干了。
滎村國企看這是個好生意,不僅可以收錢,還可以抵押發債,一舉兩得,從去年就開始跟他們接觸,進行拍賣收購。一共45483個車位,充電樁3143個,20年經營權限,84100萬成交。
我讓AI算了一筆賬,應該是沒錯的。
1. 總金額轉換:84,100萬元 = 841,000,000元,2. 計算總天數:20年 × 365天/年 = 7,300天,3. 每日總費用:841,000,000元 ÷ 7,300天 ≈ 115,205.48元/天,4. 分攤至每個車位:115,205.48元/天 ÷ 45,483個 ≈ 2.53元/(天·個)
答案:每個車位每天約為2.53元。
這無疑注定是一筆優質資產,讓別人掙錢不如自己躺著掙錢。拍賣成交沒多交,市區內各大原來劃掉的車位都又畫上了。原來講的三縱三橫不畫車位也沒這些規矩了。
再講一個事情,我們為了那一條街,急急火火的建了那街附近的幾個停車場,包括310上的、棋源路上的,文博公園的,建這些停車場滎村國企不愿意自己花錢,就讓子公司來出錢建設。錢花了總要找地方掙回來,就把滎村群眾常去的體育場、植物園、10號線地鐵口附近建成停車場,以前免費的也都收費了。
當然,10號線停車場位于滎陽三類區域,應該是免費的,發改委又沒有專門定價,他們收費就不合理。去年就這個事批評以后,就徹底開放了。體育場門口跟植物園門口那屬于沒辦法,有滎村的文件加持。
新能源車停車收費理應半價,但是滎陽一直沒執行。有個群友就這個事情反映了多個部門都沒有得到有效答復。從新鄭的最新文件來看,他們已經實行了。
前幾天他們想重新收費,又發了通知,但是說發錯了,沒想,通知上的主體已經變了。針對停車位這個事,我想如果真想實行,就要從頭再來,一切合規實施,價格跟周邊符合。
發改委進行公開征求意見,重新制定停車收費價格。將延長免費時間,降低收費價格,新能源汽車停車停車減半執行考慮進去。機關事務管理中心、滎村國企聯合整合機關事業單位道閘,納入免費停車管理范圍,規范管理,調動停車位的流動性。滎陽公園、體育場、文博中心等公共區域開放免費停車措施,納入合理管理,既避免將市場長期占用,又能方便市民停車。
如果能徹底改善,情況會好很多,避免現在群眾天天指著臉罵罵咧咧,改善最基礎的民生和優化營商環境還是很多縣城應該做的,滎陽也不例外。我只能提提意見,寫寫想法,能不能改變還要靠你們多反映,多提問題,最終結果如何,只能聽天由命了,畢竟這塊土地我們還要經常生活,希望它改善的更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