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網上沖浪時,我注意到有人提到“中國的債務負擔已經幾乎全球最高”。這讓我感到驚訝,于是趕緊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數據,中國全社會債務杠桿率高達286.5%,接近300%。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發達經濟體如歐盟。然而,在深入研究后,我發現這一說法并非如此簡單。
從債務占GDP的比重來看,截至2023年末,中國全口徑債務占GDP的比率為84%,遠低于2023年全球平均的94%,更不用說日本的249%和某些發達經濟體的123%。即使將隱性債務計算在內,我國全口徑廣義債務占GDP的比率為100%-110%,與那些債務高企的國家相比仍有差距。此外,中國的國債占比相對較低,地方債務占比較高,結構需要優化,但不能直接得出債務負擔全球最高的結論。
再來看居民債務,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國11.5億成年人中有8.37億背負債務,占比73%。這一數據初看起來令人擔憂。然而,從人均債務的角度來看,2022年中國人均債務為9900美元,在世界中排名第47位,與新加坡、日本等國家相比,并不算負擔沉重。居民債務主要集中在房貸上,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債務風險也在逐步可控。
在企業債務方面,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和地方融資平臺確實面臨債務壓力,尤其是城投債問題近年來備受關注。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每年GDP的一定增速,企業的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也在不斷改善。不能僅看債務規模,還要關注償還能力。像中國這樣具有強大經濟韌性的國家,企業營收和利潤也在增長,償債的底氣還是有的。
我認為,不能僅憑債務規模或某個單一指標就斷言中國債務負擔全球最高。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經濟結構和發展階段也各不相同。例如,日本的高債務占GDP比率是由于長期經濟低迷和財政過度導致的;而某些國家的高債務則與其大量的軍事開支福利支出密切相關。相比之下,中國的債務很多投入到、民生工程等領域,這些投資是為了經濟的長期發展有望帶來收益和回報。
債務問題確實需要,它關系到經濟穩定和民生。但我們也不被一些片面的觀點所誤導,而應全面、客觀地分析。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理性探討債務問題的內容,避免制造不必要的焦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