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上,歐美人把在印度得的食物中毒叫 “德里肚”(Delhi belly)。這名字一聽就知道,去印度旅游鬧肚子多常見。
如今,“德里肚” 成了歐美游客對印度的特殊記憶。聽著帶點玩笑意思,骨子里卻是印度城市地下管網的徹底崩壞。
有意思的是,印度的食物中毒特講 “眾生平等”。影星名流也好,平頭百姓也罷,全可能中招,甚至染上同一種。這哪是碰巧不講衛(wèi)生?分明是一個大國基礎設施全垮了的樣子。
一個真相是,印度 14 億人,每天 4000 萬升廢水,大多沒處理就直排進河里。
德里那邊更離譜。凈水廠剛處理好的水,出了廠就可能變臟。輸水管道用了上百年,裂得全是縫,污水一個勁往干凈水管里滲。居民擰開龍頭,流出來的是黃綠摻混的水。歐美游客主動拿自來水洗蔬果,在崩壞的管網面前,實在可笑 —— 他們哪知道,管網上流出來的自來水,差不多和恒河水一樣了。
農村更沒法看。沒化糞池,沒污水處理站。雨季暴雨一沖,糞便、垃圾全涌進灌溉渠。恒河平原的地下水,砷含量早超標了。農民們沒別的辦法,只能用這樣的水澆莊稼。
科學家測過,印度 31.5% 的病都跟食物中毒有關。說白了就是:這個國家連最基本的 “泌尿系統” 都沒搭起來。
更諷刺的是觀念跟不上。印度教把恒河當 “圣水”,信徒們捧著帶浮尸、混著工業(yè)廢料的河水喝,還祈禱喝了身體健康。
宗教集會上,變質的供品被當成神的恩賜。家長眼睜睜看著孩子吞下被各種香辛料混合著早已餿了的食物,信的是虔誠能擋住病菌。
政府宣傳 “燒開再喝” 的常識。可文盲多,迷信重 —— 燒開了還怎么顯靈?這些保命的知識,就是到不了最后一公里。
現實就是這么諷刺:印度能造衛(wèi)星,卻建不好全城的污水處理廠;能辦國際賽事,卻解決不了運動員的飲水安全。那些看不見的管道裂縫里,流的不只是污水,是一個國家發(fā)展的致命短板。
食物中毒不認人,根子是基礎設施沒做到人人有份。德里的精英和農村的貧民,喝的是同一種污染水。
所以說,這個國家真正的差距,不在錢多錢少,就在地下那套藏不住的管網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