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國家能在科技前沿與古老傳統之間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印度就是這樣一個地方。2023年8月,它的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成為全球第四個做到這點的國家。很多人可能沒想到,印度不光能搞航天,它還是世界第二大粗鋼生產國,經濟總量排在全球第五,發展速度肉眼可見。
說到制造業,“印度制造”早就不是過去那個“便宜沒好貨”的代名詞了。比如手機產業,現在大多數在印度賣的手機都是本地生產的,連很多中國品牌也在當地設廠。就連對品控要求極高的蘋果公司,也在那邊建起了工廠。這說明什么?說明印度已經不再是只靠廉價勞動力吃飯的地方了。
不過別看它發展得快,社會問題也真不少。比如性別歧視這塊兒,那真是根深蒂固。女性出門晚了都有可能被罵,甚至被騷擾。有些公司直接規定女員工晚上九點前必須下班,說是為了安全考慮。這不是保護,這是限制。嫁妝制度更是讓人頭疼,女方家里拿不出錢,男方就不愿意娶。在一些人眼里,生女兒比遭災還可怕。
占星術在印度也是相當流行。全國有兩百多萬個占星師,每年花在這上面的錢超過三百億美元。大學里還能學占星學位,你說離譜不離譜?有些人真信這個,結婚選日子、找工作看星座,全都離不開那一套。
還有件事挺有意思,印度人上廁所習慣用左手加水洗屁股。他們覺得這樣干凈,而且宗教上也有講究,右手是干凈的,用來吃飯,左手就得干臟活。從醫學角度看,確實印度人得痔瘡的比例低,但這操作方式,說實話,不是誰都能接受。
印度還有一個你可能不知道的強項仿制藥。國內有些進口藥還沒批下來的時候,在印度就已經開始批量生產了。價格便宜不說,療效也穩定。像日本著名的植物型偉哥雷諾寧再或是治療慢粒白的格列衛等等,不少患者通過官方的代購平臺就能買到這些藥,比在國內上市還早。聽起來有點魔幻,但這就是現實。印度被稱為“世界藥房”,還真不是吹的。
中產以上人家的孩子,父母普遍希望他們出國留學。不是因為國外教育一定更好,而是覺得印度機會不夠多,環境也不夠理想。孩子出去以后最好別回來,就在那邊扎根,哪怕混得一般也好過回印度卷來卷去。
職場等級森嚴,大公司里領導對下屬呼來喝去是常事。種姓制度雖然在法律上被廢除了,但在實際生活中影響還在。高種姓和低種姓通婚依舊少見,有些男人為了嫁妝甚至會娶低種姓的女性,傳統觀念正在松動,但也只是剛開始。
印度企業里還有個特別現象,就是專門雇人倒水掃地。有的叫“office boy”,有的分兩個清潔工,一個負責辦公室,一個專管衛生間。分工明確到這種程度,有時候一個人干活,另一個人就站在旁邊看著,場面挺滑稽。
貧富差距大,政府和社會組織也在努力補救。各種NGO機構背后都有銀行或富豪支持,平時會在街頭發免費食物和日用品,也會提供小額貸款,幫底層人群維持基本生活。但效果嘛,也只能說是杯水車薪。
消費主義也開始侵蝕印度年輕人的生活。剛發工資就得還信用卡賬單,錢花完了繼續刷卡過日子。甚至連政府買武器都分期付款,外債越堆越高。這哪是發展?分明是在透支未來。
空氣污染也是一大問題。每到收割季,農民就大面積燒秸稈,整片天空都被灰蒙蒙蓋住。世衛組織說,在印度某些地區呼吸就像每天抽四十根煙,這話一點都不夸張。陽光照不到地上,出門戴口罩都成了日常標配。
地下水也在迅速枯竭。新德里的地下水資源一年比一年少,每年下降十厘米,照這個速度下去,再過幾年可能就沒水喝了。城市擴張讓雨水滲透不進去,供水系統又老舊,夏天經常斷水。很多人干脆回老家避暑,因為實在受不了。
教育方面,農村女童上學的機會依然很少,比例高達百分之八十都沒法接受正規教育。而中上層家庭則非常重視教育,送孩子出國讀書是常態。印度有些大學在國際上也有一定聲譽,但資源分配嚴重不均,這也是個老大難問題。
恒河礦泉水曾經一度脫銷,不是因為多稀有,而是因為它來自“圣河”。雖然經過現代凈化處理符合飲用標準,但真正吸引人的還是信仰的力量。把神圣和現代技術結合,這種營銷手段,確實有點東西。
恒河里還有一種巨型印度鱉,沒人敢吃。一方面是因為它們被認為是神獸,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恒河污染太嚴重。別說吃了,靠近都得小心。牛尿飲料倒是有人追捧,據說味道像汽油加威士忌,還有人早上起來直接接牛尿喝,說是能治百病。這事兒聽著玄乎,但確實有人信。
婚姻大多還是父母包辦的,種姓、家庭背景、宗教信仰一樣都不能差。婚禮辦得熱熱鬧鬧,親朋好友都來湊熱鬧,送禮合影一個不落。儀式感十足,但幸福不幸福,只有新人自己知道。
到了機場你會發現,一群當地人圍著你搶著提行李。別以為是熱情幫忙,其實是想收小費。而且要價還不低,有時候還會臨時漲價。如果你不想給,可以直接拒絕,他們主要盯的是外國游客。
在一些偏遠地區,一夫多妻的現象仍然存在。娶多個老婆不只是為了感情,很多時候是為了增加勞動力。特別是在缺水的地方,有些女人被稱作“水妻”,專門負責走遠路打水,活得像個搬運工。
公共廁所短缺也是一大難題。農村很多家庭根本就沒有私人廁所,洗澡也不方便。窮人去不起公共浴室,只能在河邊解決。女性就更不方便了,要么在家簡單沖一下,要么就得結伴去河邊,穿衣服洗,怕被人騷擾。
恒河是印度人心中的母親河,哪怕水很臟,他們也愿意在里面洗浴,認為能洗凈罪孽。尤其是婚后婦女,她們被認為“罪孽更深”,所以更頻繁地去洗。白天結伴去,穿著衣服洗,為的就是盡量減少麻煩。
印度就是這樣,一邊飛速發展,一邊守著老規矩。一邊出神藥,一邊喝牛尿。一邊登月球,一邊燒秸稈。它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國家,也是一個值得我們認真看待的存在。它的問題,某種程度上也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共性問題。它的發展路徑,也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思考。
畢竟,沒有哪個國家是完美的,關鍵是怎么在混亂中尋找方向,在沖突中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