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盯著手機銀行彈出的扣款通知,氣得厲害。7歲的兒子拿她手機玩游戲,三天就刷掉了2萬8,那可是攢了半年用來還房貸的錢。
其實遇到這種事,家長們別慌,法律是能給咱們撐腰的。
8歲以下孩子充的錢,法律明確規定得全退;8到16歲的大額消費,只要家長不認可,法院基本都會支持退款。而且國家早有規定,孩子玩游戲單次充值最多50,一個月不能超過200。
不過這錢能不能順利退回來,得看這幾點:
- 有證據證明是孩子操作的
印象特深的一個案子,家長提供了孩子班級群的聊天記錄,里面小孩正得意洋洋地炫耀新買的游戲皮膚。再加上家里監控拍到孩子半夜偷偷拿手機的畫面,平臺二話不說就退了全款。
- 平臺審核明顯不到位
還有一個案子,7歲孩子用爺爺的身份證注冊賬號,平臺連個人臉識別都沒做。這種明顯違規的操作,法院直接判平臺承擔主要責任。
- 金額大得超出常理
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動不動就充值好幾萬,這顯然不正常。法官會結合家庭收入情況來判斷,一般都會支持退款。
要是真遇到這種事,發現后第一時間就得這么做:
- 立即鎖卡:千萬別猶豫!馬上改支付密碼,關閉免密支付。之前有個客戶就因為動作慢了半天,孩子又充進去5000多。
- 保存所有證據:截圖充值記錄,錄屏操作過程,把孩子的出生證明、戶口本都準備好。記得重點標記孩子操作的時間段,比如上課時間、深夜這些明顯不可能是大人操作的時間點。
- 先跟平臺好好溝通:溝通話術很重要,重點得強調“未成年人未經監護人同意的消費”,別光說“孩子不懂事”。平臺客服每天處理那么多投訴,得把關鍵點說清楚他們才會重視。
當然,要是遇到這些情況,就得趕緊找律師了:
- 金額超過5萬;
- 涉及國外平臺;
- 平臺死不認賬;
- 需要調取專業證據。
前不久的一個案子,14歲孩子打賞主播16萬。通過法院調取了登錄設備的MAC地址,證明是孩子常用設備操作的,最后平臺全額退款了。
其實說到底,預防才是最關鍵的。與其事后折騰,不如提前做好這些:
1. 支付隔離:給孩子用的平板、手機,別綁工資卡。單獨開個小額賬戶,每月限額200就足夠了。
2. 設備設置:安卓開兒童模式,蘋果設置屏幕使用時間,把應用商店支付功能直接關了,能省不少心。
3. 做好金錢教育:讓孩子看看你的工資條,讓他們明白,游戲里隨手一點,可能就是爸媽加好幾天班的收入。
最后,說句心里話,每次接到這種咨詢,我都特別心疼。那些被孩子花掉的錢,可能是老人的救命錢,可能是攢了好久的首付款。雖然法律能給個說法,但過程中的煎熬,只有當事人自己最清楚。
平時多跟孩子聊聊錢的事吧,讓他們知道,手機里的每一次點擊,背后都可能是真金白銀,是爸媽辛苦掙來的。
- End -
本文聲明 | 本文章僅限學習交流使用,如遇侵權,我們會及時刪除。本文章不完全代表律師的法律意見或對相關法規/案件/事件等的解讀。
# 湖南律師#長沙律師#寧鄉律師
法律需求請聯系長沙陳偉律師
電話:1397589248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