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將迎來最新一輪電力市場改革的十周年。自2020年宣布雙碳目標和新電力系統以來,電力市場的開發步伐持續加快。為支持這一發展勢頭,已推出了一系列涵蓋各類電力來源、工業和商業用戶以及新興實體的市場設計和定價機制(見圖ES1)。
過去一年,電力現貨市場、容量定價和機制定價相關政策和實踐取得重大進展,進一步推進了支持向新電力系統過渡并促進高水平可再生能源整合的市場結構和定價體系的發展。編譯 陳講運
電力現貨市場已初步成熟,覆蓋范圍擴大,價格發現功能增強。二十九個省級電網已實施了現貨市場的試驗或全面運營。除了在現貨市場中起到結算作用外,現貨價格還影響中長期(M2L)交易,并根據日內價格波動制定分時電價政策。
煤炭發電容量定價的全面實施為煤炭發電行業的轉型奠定了基礎。這種定價機制改變了煤炭發電運營商的收入模式,減少了對能源銷售的依賴,降低了對高容量因子的需求,從而為向新電力系統過渡過程中進一步減少煤炭發電運行時間提供了空間。
可再生能源機制定價的引入,促進了可再生能源的市場準入和持續發展,目前可再生能源電量已基本納入電力市場,通過可持續發展定價機制進行售電后價格差額結算,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回報的確定性。
掃碼或加微583769685索取報告全文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文章多來源于公開媒體內容,整理、翻譯、編輯而成,僅供讀者參考。文中的觀點和內容不具有任何指導作用,對讀者不構成任何項目建議或承諾!如果本文不慎侵犯您的權益,請加微583769685聯系,將及時處理。
1、
2、
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