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老人退休后,每月能領養老金,有些老人的養老金足夠覆蓋日常開銷。不過,很多老人為了養老更有保障,也為了應對突發情況,還會額外存上一筆錢。但有些老人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做出糊涂事兒,把自己辛苦攢下的存款給“折騰”沒了。
內行人提醒,退休后不管手里有多少錢,這三件事可千萬別干。
先說說借錢這事兒。生活中,誰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像創業需要啟動資金、買房湊首付、兒子娶媳婦辦婚禮、生病住院要花錢,這時候很多人會向親朋好友開口借錢。不少老人年輕時也經歷過類似的事兒,大家互相搭把手,困難就過去了。所以老人們大多心地善良,骨子里相信互幫互助,看到親友有難,很容易就心軟把錢借出去。
可現在社會變了,有些人借錢的時候說得天花亂墜,承諾得好好的,可錢一到手,就變了個人。有的找各種借口拖延還錢,有的干脆就不還了。老人要是碰到別人來借錢,可千萬別太好說話,稀里糊涂就把錢借出去,也不看看對方到底靠不靠譜。
特別是那些打算用來應急看病、救命的錢,更不能輕易借出去。萬一對方不講信用,這錢打了水漂,到時候自己生病住院都沒錢治,那可就糟了。
再聊聊老人對待存款的另一個極端做法——把存款情況瞞得死死的,誰都不告訴。有些老人擔心別人惦記自己的錢,不管是親戚朋友還是自己的子女,一概不透露存款信息。其實,很多子女都很懂事,知道父母賺錢不容易,根本不會打老人存款的主意。
老人要是把錢藏得太嚴實,連親生子女都不告訴,萬一哪天自己突然生病昏迷,或者不幸去世,子女根本不知道老人在銀行存了錢,更不知道怎么把錢取出來。要知道,銀行可不會主動聯系家屬告知存款情況,這錢很可能就這么“沉睡”在銀行里,多可惜啊。
還有打理資金這件事,老人也得留個心眼,千萬別把所有錢都放在一個地方。比如說,有些老人覺得現金最踏實,就把所有錢都以現金形式存放在家里??涩F金放著不僅沒利息,還容易被偷、被老鼠啃或者不小心弄丟。而且錢放著不動,購買力還會隨著物價上漲而下降,這就是通脹帶來的影響。
還有些老人覺得買房穩賺不賠,把所有錢都拿去買房。可房子不像現金,想用錢的時候,不能馬上變成錢。要是遇到急事,需要一大筆現金,想把房子趕緊賣出去,往往就得大幅降價,有時候甚至很難找到買家,干著急也沒辦法。
把錢全存進一家銀行也不太明智。國有銀行利率相對較低,錢存進去增值慢;中小銀行利率雖然高一些,但安全性可能不如國有銀行。之前就出過村鎮銀行取款難的事兒,讓不少人提心吊膽。
總之,老人退休后,不管手里有多少錢,都得好好規劃,妥善打理。千萬別做上面說的這三件糊涂事,不然到時候吃了虧,后悔都來不及。只有把錢管好了,才能讓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得更安穩、更舒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