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與陳毅元帥是多年并肩作戰的革命戰友,情誼深厚,周總理儒雅,陳毅元帥豁達,兩位開國元勛相互敬重,私交甚篤,極少有“不合”的情況,那為何有一次一向敬重陳老總的周總理,卻格外生氣,以致拍桌子“怒斥”陳毅了呢?這還要從那件事說起:
1965年,越南戰爭升級,美國直接參戰,國際局勢緊張。中國面臨著來自美蘇兩方面的壓力,外交政策需要在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支持民族解放運動的同時,保持一定的戰略回旋空間,避免主動引火燒身或給美蘇以擴大沖突的借口。
周恩來作為總理和外交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始終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策略,強調外交表態的精準性和策略性。
1965年9月29日,時任外交部長的陳毅在北京舉行了一次規模空前的記者招待會。在回答關于美國擴大侵越戰爭、中國是否擔心會與美帝發生戰爭的問題時,陳毅情緒激昂,發表了非常強硬的講話。其中最引起爭議的核心表述是:
“我們等候美帝國主義打進來,已經等了16年。我的頭發都等白了。……如果美帝國主義決心要把侵略戰爭強加于我們,那就歡迎他們早點來,歡迎他們明天就來。……讓我們都松了包袱,背著是沉重的。……我們等候美帝國主義打進來,我的頭發都等白了。或許我沒有這種幸運能看他們打進來,我的兒子會看到,他們也會堅決打下去。”
他還提到:“打原子戰爭,美國有可能不顧一切地蠻干。……就算死掉一半人,剩下的一半人還可以在廢墟上重建我們的家園。”
在談到反帝斗爭時,他更直白地說:“我們準備對付帝國主義,對付修正主義,也對付各國反動派。……要打,就早打、大打,打原子戰爭。……我們歡迎帝國主義早點來,今晚就來都可以。……”
陳毅的這番講話,特別是“歡迎美帝早點來打”、“打原子戰爭”、“死掉一半人重建家園”等表述,極大地震驚了國內外。
這種“不怕打、歡迎打、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論調,完全不符合周恩來和中國政府當時審慎、務實的外交方針。它可能被誤解為中國在主動尋求甚至“邀請”戰爭,極大地刺激了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加劇了緊張局勢,給中國外交帶來了極大的被動。
作為外交部長,陳毅的發言沒有體現出應有的策略性和分寸感,顯得過于情緒化和個人化,據記載,這次記者招待會的發言提綱事先報送過中央,但陳毅在現場即興發揮的部分,特別是那些最激烈的言辭,并未經過中央,尤其是周恩來的審閱批準。
周恩來在得知陳毅發言的詳細內容后,極為罕見地大發雷霆。他立即將陳毅叫到辦公室,進行了極其嚴厲的批評。
據在場工作人員回憶,周恩來拍著桌子,非常生氣地斥責陳毅:“胡鬧!簡直是胡鬧!”他痛斥陳毅的發言是“個人英雄主義”、“亂放炮”,完全不顧及國家的外交大局和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
陳毅事后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向周恩來作了深刻檢討。周恩來雖然嚴厲批評了他,但基于兩人深厚的革命情誼和對陳毅的信任,以及陳毅勇于認錯的態度,最終原諒了他,并繼續讓陳毅擔任外長。
也正因為這次事件,外交部對外表態的紀律得到了進一步加強,重要發言稿的審核更加嚴格。
陳毅的這次發言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反響,一方面展現了中國不畏強權的姿態,但另一方面也確實因其過于激烈的措辭(尤其是關于核戰爭和犧牲人口的言論)引發了許多擔憂和批評。
此次事件成為周恩來與陳毅深厚關系中的一個重要插曲,充分體現了周恩來在外交事務上原則性極強、要求極其嚴格的特點,以及陳毅豪爽直率但有時不夠嚴謹的個人風格,雖然此次事件上看似“不愉快”,但并未動搖他們二位深厚的革命友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