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10日報道 《俄羅斯報》7月9日發表題為《美國在特朗普執政期間升級反金磚言論》的文章,作者是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教授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文章摘編如下:
多極化論點在兩種情形下易于使用。要么是在霸權穩固且持久之時,冷戰后的10至15年間就是這樣。當時多極化僅是政治口號,表達了對霸權主義架構的拒斥,屬于并無需要即刻實現的行動目標的意向性聲明;要么是在霸權徹底消失,體量各異的玩家主體無序互動之時。在國際關系史上,大部分時期都處于后一種情形。此時的多極化是對事實的確認,而相關政策的制定則受到情境變化的影響。
今日的世界兩者皆非。絕對的霸權已不復存在,但其表現遠未消除。這正是當前時局的特殊性之根源所在。金磚機制是新興的多極化最鮮明的例證。它的立場也成為時下世界格局最精準的指示儀。
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和去年的俄羅斯喀山會晤相比更為低調。這首先是因為全球政治版圖在過去一年間發生了顯著變動,沖突的普遍升級不可能不波及金磚國家。金磚機制內部立場還不夠統一。此外,絕大多數金磚成員國無意與西方及美國發生沖突,并且在竭力減少風險。
最后,所有新特質都需要時間來消化與鞏固。2023年在南非、2024年于俄羅斯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促成了該機制的質變。對此需要充分適應。相關階段或許會延續至下一周期,這是向新層級過渡的必經階段。
仍然要用成功來形容里約峰會。此前的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中國、印度)、金磚五國(四國加上南非)的步子相對輕松,這是因為金磚機制長期以來都被視為展示性的假想存在。似乎各方都沒太當真。但該階段已經過去。所以美國及其盟友開始高度關注它,從之前的譏諷變成有針對性的批評,并千方百計試圖找到金磚機制的軟肋。如今,金磚機制正朝著新的國際環境演進:更少依附西方,但更契合世界發展潮流。
靈活性、非強制性、多元性,再加上對共同利益是存在且不可分割的這一理念的認知,這些恰恰是當下國際合作組織最需要的特質。我們目前身處世界失序階段。它將長期持續,因為我們尚不知應如何構建秩序,實現均衡。這意味著對金磚機制的需求仍會增長。(編譯/童師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